燃面是一種吃法別具一格的面食,一是面條和湯分開食用,面條細而脆韌,脆臊脆而香甜,湯清爽而鮮美,二是要在剛出鍋的面條上澆上一小勺熱油,嗤啦一聲,一股辣香撲鼻而來,使人立刻就有了食欲。據說它是出自畢節的風味美食。
原料及調料:
雞蛋細面條、去皮五花肉、豬槽頭肉、綠豆芽、紫菜、菜油、純堿面、豬油、白糖、鹽、胡椒粉、煳辣椒面、味精、醬油、豬骨頭湯、紅糖、料酒、甜酒汁、蔥、姜等適量
具體制作方法:
1.脆臊制作:把豬槽頭肉、去皮五花肉肥瘦分開,切成約6毫米米見方大小的肉丁,鍋下少許油放適量白糖小火熬化呈醬紅色把肥肉丁下鍋翻炒上色,炒到金黃色時,加入瘦肉丁一起翻炒,煸出油后加入醬油,待肉丁呈深紅色肉丁微脆時濾油出鍋冷透即可。
2.配湯制作:鍋下豬油燒至6成熱將姜沫炒香后加上豬骨頭湯燒開,加適量的紫菜、綠豆芽、再加鹽、味精即可。
3.臊油制作:鍋先下菜油燒熟加入等量豬油一起煉制成臊油,用小鍋盛出放在火邊讓臊油保持;較高的油溫備用。
4.大鍋加水燒開,放面條入鍋(一碗面約90-100克)撥散煮1分鐘左右,將面條撈起,撈出濾干水分裝入面碗,在面撒上一小勺煳辣椒面、再澆上一小勺臊油,最后放上脆臊、蔥花即可,食用時把配湯用小碗盛出撒上少許胡椒面,和面一起食用。
風味特色:湯面分食,面條細而脆韌,脆臊脆而香甜,湯鮮而清爽。
制作要點:面條加工要成細面,煮面要火大湯寬,面條煮好出鍋盡量濾干水分,臊油要保持較高的油溫,配湯用雞湯更好。
來源:黔菜網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