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基層組織中的領導和普通黨員要心系群眾,同甘苦共患難,先群眾之憂而憂,后群眾之樂而樂。要遵循利益面前普通群眾優先原則,不要再宣傳黨員干部帶頭富,而要鼓勵黨員干部帶頭服務。
5、上級黨組織要定期讓群眾參與評議基層組織的黨員,對群眾不滿意的黨員要查找原因,給群眾一個滿意的交代。對不適應不合格的基層組織或黨員要及時處理。
(四)多做促進發展的服務工作給群眾帶來實惠
服務工作的內容是多方面的,但我們應該多做能直接給群眾帶來實惠的工作,如:
1、直接幫助群眾發展經濟的工作。如采用支部 公司或 行業協會的辦法,幫助群眾勞動致富。
2、繼續推進“四在農家”創建工作。
3、繼續推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4、繼續幫助農民工維護合法權益。
5、推動農業科學發展,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
近年來,匯川區以及遵義、鳳崗、余慶等縣結合實際,積極探索農村基層黨組織發揮作用的有效途徑,著力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在以上幾個方面做得很好,積累了經驗,作出了示范。
三、遵義市農村服務型黨組織創建工作的成果
遵義農村服務型黨組織創建工作自今年3月啟動以來,市委、市政府精心調度,各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各鄉鎮黨委政府認真落實,各基層組織積極響應,黨員群眾齊心擁護,時間雖短,但成績斐然。
(一)迎戰金融危機促進農民工就業
遵義服務型黨組織創建工作才開展,就面臨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大挑戰。從2008年11月至2009年3月,遵義市有23萬多農民工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而失業返鄉。大量農民工失業返鄉,意味著大量的農村家庭將重新返貧,遵義以“四在農家”為抓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將放緩,“三新一強”戰略、“和諧遵義”的戰略目標將受阻。各基層黨組織對農民工情況最具發言權,一邊設法安撫返鄉農民工,一邊將情況向上級反映。遵義市委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辦公室不斷將這些情況反映到市委。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遵義各基層組織在市委統一領導下,在各級黨委指導下,在相關部門支持下,發揮各自主觀能動性,奏響了一曲雄壯的抗危機、促發展、保民生、促就業的戰歌。遵義縣是全市人口最多的縣,返鄉農民工也比其他縣多。在抗危機促就業行動中,縣各基層組織在相關部門支持下,一方面為農民工再就業牽線搭橋;一方面,從制度創新的角度,排除一些阻礙農民工自主創業的障礙。
鳳岡縣各基層組織配合縣相關部門,多舉措積極鼓勵返鄉農民工創業。一是建立健全農民工臺帳。了解返鄉農民工的數量和分布,掌握其就業、落戶、子女教育、醫療保險和返鄉后的生產生活等情況,建立工作臺帳,積極為返鄉人員和返鄉人員所創辦的經濟實體搞好社會保障登記、核定、繳費等服務,切實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二是加大社會保障力度。積極落實社會保障措施,進一步擴大低保范圍,對生活困難的返鄉農民工,從資金、技術、信息上給予幫助,及時為他們繳納醫療保險金,并盡量將其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三是優化政府管理和服務。放寬農民工返鄉創業準入條件,簡化許可、審批和辦證程序,清理和規范收費項目,推行聯合審批,一站式服務。四是強化政策扶持。積極在項目資金的使用方面向創業主體傾斜,并在金融服務、稅費減免、工商登記等方面開辟綠色通道,拓寬優惠政策享受范圍,實現以創業拉動就業,努力增加返鄉農民工就業渠道。
匯川區各基層組織探索搭建創業信息、創業政策、創業能力、創業活動、創業項目等五大平臺,以農民工貼息貸款的方式切實服務返鄉農民工本地創業致富。匯川區基層組織及相關部門在人力資源市場設立了“農民工返鄉創業咨詢臺”,及時發布返鄉農民工創業信息,供創業者參考。區、鎮兩級及時組織召開轄區內返鄉農民工代表懇談會,認真聽取返鄉農民工的情況,了解他們回鄉創業意向,免費提供創業扶持政策指南及農民工創業服務手冊等,為其提供方便。
匯川區相關部門還制定了返鄉農民工創業享受招商引資的各項優惠措施。目前,通過一系列政策扶持,區內返鄉農民工創業投資在10萬元以內的有63家,10萬元至50萬元的有15家,50萬元至100萬元的有5家,100萬元至500萬元的有4家,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有2家,1000萬元以上的有1家。
同時,匯川區先后集中開辦了5場大型創業專業培訓會,內容涉及到創業優惠政策、創業資金籌集、創業項目選擇和汽修、焊接等相關專業技術,搭建創業能力平臺。此外,匯川區以“送培訓下鄉”的形式到各鎮開展返鄉農民工技能培訓,為返鄉農民工創業提供了智力支持。到2009年9月,遵義市90%以上返鄉農民工實現了自主創業及再就業。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在應對這場危機中功不可沒。
(二)加強基層黨建推動“三關工程”
這里所謂“三關工程”,指以“關心外出農民工、關愛農村留守兒童、關懷農村空巢老人”為基本內容的送愛心行動。遵義市有外出農民工157萬,留守兒童225萬,空巢老人247萬,他們的生存狀況直接關系到農村的穩定與和諧。前幾年,遵義縣農村基層黨組織率先發起這一活動,后來市委政府又將這一做法推廣到全市。在服務型基層組織創建活動中,這一民心工程又得到了發揚光大。
遵義縣委將三關工程列入黨建工作目標考核內容,全縣31個鎮(鄉),絕大多數縣直部門黨委(黨組)均成立了三關工程工作機構,明確了專兼職人員從事三關工程,把三關工程列入本單位,本系統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來同安排,同檢查。確保情況清楚、責任明確、問題解決。
紅花崗區緊密結合實際,立足“早、責、實”三個字扎實開展“三關工程”,提出了“黨建帶工建、工建促黨建”的號召。并形成文件發到各基層黨組織。所謂“早”,就是使“三關工程”活動做到早部署、早落實、早出成效;所謂“責”,就是將“三關工程” 作為黨的基層組織固本強基的重要措施,明確各鎮(街)的黨(工)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所謂“實”,就是實實在在為群眾謀利益,努力做到每開展一項關愛活動,都讓群眾能看得見、摸得著、享受得到。
在各基層黨組織努力下,遵義市大多數村都建立了為農民工維權服務聯絡點,到處有農村留守兒童之家,有農村老年協會,許多村為生活不能自理的空巢老人聘請了監護聯絡人,許多基層組織為農民工搭建勞動力技能培訓平臺,提升就業水平。
服務型黨組織的工作,推動了“三關工程”的深入開展。如今的遵義農村,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得到了有效維護,留守兒童得到了全社會關愛,空巢老人受到了無微不至的照顧。真正做到了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廢疾者皆有所養。一幅和諧的太平盛世景象呈現在人們面前。當然,這并非全是服務型基層黨組織的功勞,但它在“三關工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