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11月中旬到12月底,四川進行了一場40天左右、聲勢浩大的“庸懶散浮拖”整治行動,共批評教育、誡勉談話、通報批評或紀律處分1.8萬余名干部職工。省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專項整治收到較好成效,要鞏固擴大這一成果,必須進一步健全完善相應的規章制度和懲戒機制,形成預防和懲戒庸懶散浮拖的工作長效機制。在春節期間,將繼續開展監督檢查和明查暗訪,讓從嚴治吏變成常態。
在整治“庸懶散浮拖”行動中,四川各地都有哪些創新措施?記者從省委組織部獲悉,除了明查暗訪等常規動作,各地紛紛出奇招,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創新措施。記者為您盤點了七大創新整治舉措。
達州不孝敬父母影響提拔
不孝敬父母、鄰里關系緊張……這些為人處世操守也是整治“庸懶散浮拖”的內容。達州創建了“干部不良操行檔案”,規定干部對事扯皮、對人不實、不孝敬父母、鄰里關系緊張、違反社會公德等不良行為將記錄在案,作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參考依據,建立全面、立體的干部“透視”機制。
此外,達州還探索制定相關規定,市管干部八小時內的工作,八小時外的生活都要“上報”。
甘孜拿花名冊上門“查崗”
整治“庸懶散浮拖”,怎樣才能逗硬?對于干部遲到早退、不在崗現象,甘孜州督查組成員到現場對照干部花名冊點名,對因工作外出不在崗的情況,督查組不會僅僅聽信周圍同事的說辭,而是一定會去現場核查其真實性。
自貢評選最不受歡迎干部
除了常規程序,自貢還開展了“身邊最美黨員”、“實干型老實人”、“最不受歡迎機關干部”評選等活動,強化正面示范和反面警示作用。另外,該市還推行“誰主管、誰負責”的責任倒查機制,對于違紀行為和現象,除追究直接責任人的責任外,還要追究分管領導甚至主要領導的責任。
瀘州聘請普通群眾來監督
怎樣發動全民來監督?瀘州龍馬潭區以“百名群眾作風監督員”為骨干,發動群眾對全區各級各部門“庸懶散浮拖軟”問題進行明察暗訪;各鄉鎮街在“兩代表一委員”、社區居民中聘請了5-10名社會監督員,頒發整治“庸懶散浮拖軟”社會監督員聘書,對各室(所)、各村(社區)進行監督。
萬源大會上播放暗訪視頻
針對“庸懶散浮拖”的典型案例,萬源下了一劑猛藥:在全市性會議上播放“原始短片”,以文件形式點名通報。
另外,該市還規定各單位制作“開門辦公、禮貌待人、堅守崗位、認真辦事、群眾滿意”的20字提示牌,公開市治庸辦、市效能辦電話,暢通群眾投訴渠道。
遂寧清理辦公電腦游戲軟件
上班當然不能打電腦游戲。遂寧在機關單位全面清理游戲軟件,由單位電腦專業人員對干部職工電腦軟件進行清理檢查,及時卸載游戲等與辦公無關的軟件。
雅安典型案件一周之內查結
雅安市對“庸懶散浮拖”典型案件明確辦理時限,在一周之內查結。哪些問題群眾反映最強烈?雅安列出了“十個問題”對癥下藥,涵蓋從解決上班遲到早退、接待群眾態度粗暴、應告知事項不一次性告知、工作“閉門造車”、簽批文件無處理意見、制發文件照抄照轉、“新官不理舊事”、落實政策“搞變通”、審批事項和執法檢查吃拿卡要等10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