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獲悉,全國首個城市文態建設規劃——《成都市城市文態建設規劃綱要》近日編制完成。該《規劃》是在全面盤查成都市文化“家底”的基礎上,規劃設計了31個保護成都城市文化“基因”的重點城市建設項目。
其中,巴金文化博物館、華西壩片區、成都圖書館(新館)、成都大劇院、東郊工業片區等10項設計將作為成都市“十二五”期間文態建設重點項目,其他21個項目則納入成都文態建設項目儲備庫。
據悉,去年5月,成都市就啟動了《成都市城市文態建設規劃綱要》的編制工作,首次對成都市的文化“家底”進行全面盤查——對成都市各類歷史文化資源進行全面系統地采集和分類整理。一支由30余名省內知名專家學者、60余名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隊伍在對規劃區域進行全面踏勘、調查走訪和基礎測繪的基礎上,編制完成成都市的文化“賬本”——《成都市城市文態建設規劃設計基礎資料匯編》。
依托這份500萬字的資料,成都市又邀請由城市規劃、建筑景觀、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文物考古、創意策劃等領域專家組成專家團隊,對成都的城市建設進行規劃設計。經過18個月的努力,《規劃》八易其稿,終于于日前正式編制完成。
據了解,該《規劃》長達16萬字,從地理、歷史以及文化三個方面解讀成都文化資源的現狀。從歷史文化遺存、城市建筑、街巷網絡、交通動脈等方面入手,對成都的城市建設進行深度分析和設計,為成都搭建了“一環一軸一廊十片百點”的空間文態系統。
參加了此次文態規劃的專家組成員、成都市政府參事謝元魯教授表示,《規劃》從文態建設的角度對城市建設進行的規劃設計,在全國范圍內尚屬首次。如果規劃的內容成功落地,不僅將推動成都市“文化之都”的建設進程,也將為城市化進程中如何保護并利用原有的“文化基因”作出有益的探索。
(記者 李渝 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