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半年報披露,今年上半年,絕大部分山東上市公司運行良好,A股市場的141家魯股實現營業收入3821億元,凈利潤257億元。其中,兗州煤業以50億元凈利潤,蟬聯最賺錢公司的頭銜。
據半年報披露的數據統計,在營業收入方面,實現營收最多的前10家上市企業,能源、重工類占據主要地位。其中,濰柴動力實現營業收入366.27億元,緊隨其后的是華電國際、萊鋼股份、兗州煤業、山東黃金、濟南鋼鐵、中國重汽等。10強中,只有青島海爾、青島啤酒、海信電器3家輕工企業入圍。
凈利潤排行前十位的魯股中,絕大部分為國有企業。其中,兗州煤業以50.34億元的凈利潤雄踞榜首;凈利潤最少的為山推股份,但也有5億元。另外,只有2家民營企業入圍,分別是盈利9.98億元的煙臺萬華和盈利8.77億元的張裕A。
有的高奏凱歌,有的卻深陷泥淖。今年上半年,有14家上市魯企出現虧損。其中,山東海龍以3.22億元的虧損額位居榜首,*ST九發虧損額度最少,為133.38萬元。出現虧損的企業中有9家為ST類公司,不佳的業績無疑將增加其“保殼”的壓力。
從行業來看,山東傳統強項化工行業持續回暖,ST黃海、亞星化學、ST魯北、青島雙星等過去表現不佳的企業紛紛盈利;家電行業繼續突飛猛進,青島海爾、海信電器、九陽股份等家電企業業績均有增長。不過,鋼鐵行業表現則差強人意。受到鐵礦石價格上漲等諸多因素影響,萊鋼股份和濟南鋼鐵凈利潤均出現下滑,尤其是濟南鋼鐵,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降高達89%。
來源:齊魯晚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