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大領域改革穩步推進
1.完善服務體系。一是制定實施《上海市醫療機構設置規劃(2011-2015)》,嚴控中心城區公立醫院規模,加強康復、老年護理、精神衛生等短缺資源配置,引導中心城區公立二級醫療機構功能轉型。二是推進新虹橋、浦東兩個國際醫學園區建設,加快發展現代醫療服務業和培育多元化辦醫格局。三是啟動了瑞金-盧灣、新華-崇明兩個醫療聯合體試點,推動公立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立更為緊密的分工協作機制。
2.改革體制機制。一是推進管理體制改革。2011年,上海市政府作出調整,實現醫保與衛生、食藥監統籌由一位市領導分管;推進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進一步落實院長負責制,完善院長績效考核辦法;加強全行業屬地化管理,積極開展部市合作與共建共管。
二是推進補償機制改革。以破除“以藥補醫”、強化公益性為重點,積極推進投入機制、價格機制、支付機制綜合改革。積極完善財政補償辦法,加大對公立醫院的投入力度,進一步理順醫療服務價格體系,積極推進醫保支付制度改革,初步形成了醫保預付為主體,多種支付方式并存的模式。
三是推進醫療服務監管機制改革。圍繞推進公立醫院規范執業,上海市制定實施了《進一步推進上海市醫療機構依法執業行動綱要(2011-2015年)》;圍繞推進公立醫院管理和醫療質量的持續改進,啟動了新一輪醫院等級評審工作;圍繞推進公立醫院履行公益職能,啟動了以公益性為核心的綜合評價工作。
四是完善醫患糾紛人民調解機制。市、區縣分別成立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工作辦公室,設在司法行政部門,共配置49名專職人員;各區縣均成立了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組建了由906名專家組成的咨詢委員會,解決醫患糾紛的獨特優勢逐步顯現。
(三)加強內部管理
2011年,上海市多個部門聯合發文推出“進一步加強醫院門診力量配置,推進門診預約診療服務,優化醫院就診流程”等9項便民惠民舉措,要求全市各大醫療機構積極落實執行。2011年成立了醫保-衛生聯合投訴電話辦公室,目前已累計接聽電話1000多個,有效處置率達90%以上,受到了群眾的歡迎和好評。
(本文系作者在全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上的書面發言)
來源:中國改革報 編輯: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