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優化產業結構、實現就業富民,棗莊市將臺兒莊古城建設作為突破口,發展現代旅游業。
“現代旅游業是棗莊加速發展的突破口,而臺兒莊則是棗莊發展旅游業的一個范例。”棗莊市委書記陳偉對《中國日報》記者說。
總計投入17.08億元的臺兒莊古城重建今年8月竣工,古城建筑面積達到40萬平方米,總資產達到153億元。
“我們打造的就是一座慢生活的古城。”陳偉書記說,他解釋為:慢文化、慢休閑、慢養生。
臺兒莊古城用“百廟、百館、百藝、百業”等四個百來留住游人的腳步。百廟,古城內有不同建筑風格的72座廟宇;這里擁有包括大戰文化博物館、運河文化博物館、魯南文化博物館等100多個不同的博物館,還有百種不同的商業業態,百種不同的民間手工藝匯集在臺兒莊古城,形成了獨有的臺兒莊古城文化。這里還有匯集國內“非遺”產品展示一條街,文物級的牌坊、古碼頭、茶樓、戲臺、藥鋪、客棧等傳統明清建筑。被美國CNN評為:“中國最美水鄉”。現在已經成為全國首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首個國家文化遺產公園、國家級文化產業實驗園、被評為5A級旅游景區,去年接待海內外游客近300萬人。
臺兒莊成為棗莊旅游的新名片,在其帶動下,全市旅游業高速增長。去年,棗莊市旅游總收入95.8億元,同比增長25.7%。
文化旅游也帶動了現代物流、專業市場等四大特色服務業繁榮發展。服務業投資增長34%,增幅居山東省首位。
記者 徐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