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海高校共有畢業生17.5萬人,比2010年多出0.7萬人。在16日召開的上海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推進會上,市教委主任薛明揚透露,截至5月底,本市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比去年同期上升3.2%,實際就業人數比去年同期增加0.88萬人。預計今年9月1日,上海高校畢業生離校時的初次就業率將達到95%左右。副市長沈曉明、姜平出席會議并講話。
新增6萬個就業崗位
薛明揚介紹說,今年上海高校17.5萬名畢業生中,研究生3.2萬人,同比增加10.3%,本科畢業生8.7萬人,同比增加6.1%,專科畢業生5.6萬人,同比略有下降。隨著全國和上海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總體向好,2011年社會對高校畢業生需求有所上升。目前,市教委下屬的上海市學生事務中心共收集需求崗位信息約22萬個,同比增加6萬多個就業崗位信息。16大行業中,除“黨政機關和社會團體”等個別行業的用人需求有所下降以外,其他各行業的用人需求均有所上升,其中“教育、文化藝術及廣播電影電視業”與“建筑業”的用人增幅居前。
此外,“到村任職”、“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國家基層就業項目今年共計劃招募畢業生800人,5000多名高校畢業生應征報名。截至記者發稿時,招錄工作已基本完成。2011年上海還有118名首屆免費師范畢業生,目前,也通過雙向選擇和統籌安排相結合的方式基本落實了從教崗位和編制。
市人保局局長周海洋在發言中表示,針對未就業大學生,人保部門已經預留了職業見習崗位,計劃預留總數達到3萬個,“非上海生源的應屆畢業生也可以提出申請,見習期最長可以延長到12個月。”
就業結構性矛盾仍突出
不過,就業的結構性矛盾和問題仍較為突出。副市長沈曉明在發言中指出,上海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仍不容過于樂觀。
沈曉明強調,這些結構性矛盾和問題的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理工科專業供不應求,而文科、管理類等專業相對供大于求;重點院校就業狀況好于一般院校,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的就業狀況好于專科層次的畢業生。既有畢業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不適應用人單位需求的現象,也有畢業生對崗位過于挑揀造成的“有業不就”的現象。此外,在高校畢業生工作中還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由于就業服務不到位,有效用人需求信息不能及時傳送給畢業生,從而導致了用人單位“招人難”與畢業生“求職難”同時并存的現象。
薛明揚表示,本市將引入第三方評價機制,建立畢業生就業和招生、人才培養良性互動的長效機制,并發布行業發展規劃和相關專業領域人才發展規劃,引導各高校根據行業人才需求,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認真做好相關專業人才需求預測,合理調整專業設置。此外,還將強化實踐教學和實習實訓,幫助畢業生盡早適應用人單位的崗位需求。
來源:東方網 編輯: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