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高校畢業生同比增加逾4%,而社會對應屆生需求上升幅度達27%。昨天市政府召開的2011年上海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推進會透露,在社會各方努力下,應屆大學生崗位供需比從今年2月末的1:1提至目前的2:3,意味著每個畢業生對應著約1.5個崗位需求。但同時,這一市場仍存在不容過于樂觀的矛盾因素。
市教委統計,2011年上海高校共有畢業生約17.5萬人,比去年增加7000人左右。其中,畢業研究生3.2萬人,同比增加10.3%;本科畢業生8.7萬人,同比增加6.1%;??飘厴I生5.6萬人,同比略有下降。按照2010年畢業生出國、升學、就業等不同流向的比例分布,預計在應屆畢業生中,約3.6萬人不會直接就業,實際選擇就業的畢業生人數在14萬人左右。
從需方看,由于全國和上海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總體向好,來自市學生事務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收集到需求崗位信息約22萬個,同比增加6萬多個。行業分布方面,在16個行業大類中,除“黨政機關和社會團體”等個別行業的用人需求有所下降外,其它各行業的用人需求均有所上升,其中“教育、文化藝術及廣播電影電視業”與“建筑業”的用人需求增幅居前。
在供需基本匹配的條件下,全市大學生就業推進較為順利。截至5月底統計,上海高校畢業生總體簽約率同比提高了7.68個百分點,實際就業人數同比增加約8800人。其中,研究生簽約率高于本科生簽約率,本科生簽約率又高于專科生簽約率。有關部門預計,計入畢業生留學或讀研等因素,至全市大學生畢業離校時,初次就業率能繼續保持在約95%的水平。
大學生創業方面也值得注意。截至6月上旬,上海高校已有417人實現自主創業,比去年有較大增長。
專家認為,在社會總需求進一步擴增時,大學生就業的結構性矛盾仍較突出。其一,在專業結構方面,理工科專業畢業生供不應求,而文科、管理類等專業相對供大于求;其二,在學歷和學校層次方面,重點院校就業狀況好于一般院校,本科及以上學歷的畢業生就業狀況好于??茖哟萎厴I生;其三,在能力結構方面,畢業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尚未完全適應用人單位需求,也有畢業生對崗位過于挑揀造成“有業不就”。此外,在一些高校畢業生工作中還存在“信息不對稱”現象,有效的用人需求信息有時不能及時送達畢業生,導致用人單位“招人難”與畢業生“求職難”同時并存。據悉,有關部門正加緊改版、升級“上海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網”,更加及時、高效地收集和發布崗位信息。
來源:解放日報 編輯: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