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首次明確提出建立黨委新聞發言人制度。
進入2011年,中國共產黨推進的黨委發言人制度已逐步延伸至“省級”。近幾個月來,包括湖南、海南、江蘇、云南、貴州、福建等相繼宣布設立省委新聞發言人,部分省還公布了省委及相關部門發言人的電話號碼。
在中國的直轄市中,北京和重慶的省委發言人也已亮相。中共北京市委設置了兩名新聞發言人,分別是市委副秘書長、市委研究室主任王力丁和市委副秘書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嚴力強。
中國浦東干部學院科研部主任何立勝教授說:“在建黨90周年前夕,上海市委新聞發言人的集體亮相,向外界傳達了中國共產黨將秉持一種更加開放、透明的理念。”
他說:“‘開放’的含義,這不僅僅是黨的新聞和信息對海內外媒體的開放,更表達了要向全體人民開誠布公的一種意愿和姿態。”
中共中央外宣辦主任王晨曾經指出,建立黨委新聞發言人制度,是在新形勢下深入推進黨務公開、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重大舉措。他說,對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自身建設,發展黨內民主,為黨的建設和國家發展營造良好輿論環境,發言人制度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在何立勝教授的記憶中,上海的新聞發布制度始于政府部門的政務公開,2003年的“非典”時期,令這座大都市的新聞發言人制度迅速成熟起來。而今天,這樣的制度正在從“政府”拓展到“黨”,令黨務進一步公開透明。
何教授認為,自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以來,各級黨委試行的發言人制度,已不僅僅是為了打破以往的神秘感,共產黨的干部正在學習,擅于將信息更有效、更準確地傳播到民眾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