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經濟的脈絡,幾乎和這座城市的歷史一般悠久。然而遺憾的是,偌大甬城,港口經濟發達,濱海旅游卻是短板。在2010年寧波的旅游總收入中,涉海收入僅占1/3。游客在寧波看海,多為觀光游覽,少有休閑度假。
在海洋經濟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背景下,如何打造寧波的“濱海客廳”?怎樣才能打動游客、留住游客,讓寧波成為全省乃至長三角海洋旅游的標桿區?近日,在奉化溪口舉行的中歐國際旅游論壇上,20多位國內外旅游專家紛紛獻言獻策。
背山面海,陽光充足,在奉化象山港灣北岸,擁有63公里曲折多姿的原生態岸線,人稱“陽光海灣”。在地圖上,它東起裘村鎮馬鞍山,西至莼湖鎮鴻峙村,北至建設中的沿海中線,南至象山港主航道,包括鳳凰山島、懸山島、南沙山島和大片灘涂,規劃面積達21.7平方公里。作為寧波市休閑旅游單體投資最大的項目,奉化“陽光海灣”的建設,引起與會專家的高度聚焦。
要讓“陽光海灣”成為寧波未來的城市門戶和“濱海客廳”——這樣的建設理念,法國昂熱大學旅游與酒店學院副院長菲利普·杜阿美爾深表贊同。他認為,濱海旅游目前是世界旅游業發展的主要趨勢,沿海岸發展成為城市群發展的主要方向,而海岸生活則代表著國際化的居住潮流。
“作為寧波核心的海洋休閑度假區,陽光海灣除了建設最高端的旅游業態,如高爾夫、游艇碼頭等,還需要以小城市的規模進行配套建設,成為適合養老、居住的‘金色小城’。同時,要保留原生態的特色漁村和散落的景點,守護文化內核。”寧波市旅游局副局長蘇少敏強調,要將“陽光海灣”打造成適合高中低各類消費的低碳海濱小城。
在上萬只白鷺棲息的島嶼周邊,在象山港唯一的一片藍海上,“陽光海灣”將建成沙灘浴場、游艇港灣、主題酒店、體育中心等17個主題景點,形成濕地公園、風情小鎮、濱海娛樂、精神地標等十大特色旅游景區。去年,在奉化溪口接待的境外游客中,歐美游客只占2%,專家們普遍認為,“陽光海灣”建成后,將大大提升奉化乃至整個寧波旅游的國際化程度。
如何讓“陽光海灣”像巴厘島、普吉島一樣,能夠擁有持續不斷的客源?浙江工商大學旅游與城市管理學院院長唐代劍教授,十分看重公有性資源的建設與分配。“從國外的成功經驗來看,公共綠道系統的建設,包括自駕車道、自行車道、行人游步道以及景觀休息帶都不可或缺。同時,公共資源建設一旦和奉化的鄉土文化對接,才會有更持久的生命力。”
碧海、藍天、陽光、沙灘,如此美好的濱海小城,普通游客會不會被高價門票擋在景區之外?對此,奉化市長張文杰向與會代表承諾,為讓市民享用更多的公共空間,建成后的“陽光海灣”將不收門票,12公里的環海自行車道、5.6平方公里的海邊浴場、休閑公園,游客全部可以免費入內。
據了解,“陽光海灣”的部分項目將在3年內完工并對外開放。到時候,浙江游客不用千里迢迢飛奔海外,就能在家門口享受“浙江巴厘島”的陽光沙灘了。
來源:浙江日報 編輯: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