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處遺產,人人都超有信心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總部距離埃菲爾鐵塔只有兩公里。一進遺產大會現場,就感到了兩個字:熱鬧。
會議室門外的茶歇廳約三四百平方米大,越南、澳大利亞等數十個國家、37處遺產的上百位工作人員三三兩兩站立,手拿檸檬紅茶或咖啡,低聲交談著。
“猜猜她幾歲?”土耳其工作人員Atilla Alkan指著畫冊上一具傴僂著身體側臥的骷髏向記者發問。
得知記者來自杭州,他馬上高興起來:“這具骷髏已經8500歲,她來自塞里米耶清真寺及其社會性建筑群。跟杭州西湖一樣,也申報了文化遺產,而且成功的可能性很大。讓我們為她和西湖一同倒計時吧!”
有信心的不止土耳其,記者在現場看到日本巖手日報社記者川端章子正在為家鄉加油,她的口號里有“震區”還有“重建”。
今年,日本進入世界遺產候選名單的是東京都的小笠原群島和巖手縣的平泉文化遺產,尤其是平泉文化遺產的所在地巖手縣,正是大地震中遭受破壞較為嚴重的地點之一。
五處遺產自動退出
本次大會需審議37處世界遺產,而19日會議開幕當天,這個數字還是42。
數字的變化是因為開幕后,有5處世界遺產由申請方主動要求,退出了申遺。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消息,退出申遺的全部為世界文化遺產申請地,包括以色列的洞穴與隱居之地、墨西哥的蒙特雷鑄造廠、尼日利亞的奧克—伊丹雷文化景觀、沙特阿拉伯的吉達歷史古城和土耳其的阿蘭亞舊城區、城墻及塞爾柱造船廠。
為什么要退出申遺?“審議遺產項目有點像高院判決的最終結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現場工作人員打了個有趣的比方,“一旦被否決,這個遺產再次申遺成功的可能性極小。而如果自動退出,今后幾年可能還有重新再來的機會。”
來源:錢江晚報 編輯: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