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發展迎來“及時雨”
新政策對“小老板”們是大利好,上海將抓緊研究相關配套細則和長效機制
國務院常務會議昨天提出要進一步公平稅負,8月1日起暫免部分小微企業的營業稅和增值稅。上海市政府有關部門表示,將積極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盡快落實政策,抓緊研究相關配套細則和長效機制,進而促進小微企業發展,為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市場繁榮、不斷擴大就業發揮重要作用。
小微企業:這是一個重要利好
關鍵時候“幫一把”,今天的小微企業就可能成長為明天的“巨無霸”。滬上一些小微企業主也紛紛表示,這是一個重要利好,有利于自身的壯大發展。而部分遭遇經營難題的企業更是認為,這無疑是一場“及時雨”,將幫助企業渡過暫時的難關。
上海郊區奉賢的“小老板”們得知消息后興奮地稱是“大熱天里送來了清涼”。據了解,奉賢非公企業有9萬多家,其中民營企業7萬多戶,民營中小企業戶數一直保持占全區企業總數的95%以上,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全區GDP的比重和工業總產值占全區總產值的比重均在50%左右,可以說是數萬“小老板”們撐起了半邊天。隨著生產成本的攀高,民營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生存環境并不樂觀。雖然奉賢在滬郊率先成立了小企業貸款擔保中心并發展了好幾家小企業貸款公司,但微小企業還是很難進入銀行體系,一般都靠親戚朋友湊錢來小本經營,暫免征收增值稅和營業稅,對微小企業來說,就是“及時雨”。
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上海市共有各類法人企業38.11萬戶,其中中小微型企業37.96萬家,占比99.61%,比2011年凈增1.88萬家。中小企業吸納從業人員數增長1.88%,營業總收入增長1.92%,實收資本總額增長37.7%。
政府部門:降低企業發展門檻
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協調辦公室表示,這項政策體現了國家結構性減稅的思路,通過降低門檻和“陽光”普照,來爭取扶持更多小微企業。對不少創業型、科技型企業而言,是一個利好消息。這些企業往往在創立之初都非常困難,稅收上的減免優惠,可以讓這些企業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到更需要的地方去,幫助他們迸發出創業的活力。而對于一些謀生型企業來說,雖然他們在規模上很難做大,但依然吸收了大量的就業。在經濟前景尚未明朗的現在,稅收上的減免優惠有助于這些企業堅定發展信心。今年上海將繼續做好服務工作,涉及中小企業綜合信息服務、中小微企業融資等方面,預計全年各類服務活動多達1050項。同時,上海致力于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迄今符合標準的企業數量逾千家。就在上月初,上海舉行首屆國際中小企業精品展,把一批細分行業的“隱形冠軍”,推向前臺與市場、金融機構對接。
作為小微企業的登記注冊窗口和重要管理部門,市工商局表示,支持中小微企業的發展,不僅有利于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也有利于帶動就業,解決民生問題。市工商局將進一步加大力度扶持小微企業的發展,在登記制度上突破創新,支持創業就業。據介紹,市工商局多年前就出臺了扶持小微企業的一系列措施。2009年起推出大學生創業注冊資本零首付政策,今年將持續加強小微企業“零首付”的推廣,把政策適用范圍擴大到“大張江”地區。此外,今年3月,結合上海企業自身發展需求,市工商局又推出了具體的28條貫徹實施意見,支持有條件的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為小微企業,并免除從設立、變更到年檢的所有工商行政管理費用。
金山區經委介紹,金山民營企業戶數已超過10萬,其中符合這次國家扶持政策的微小企業也有一定比例。前一陣,小企業們正在為不斷上漲的勞動力成本犯愁,甚至有些小老板們因雇不起員工而改行回去種地,這次新政策的出臺對這些微小企業來說無疑是大利好。
相關機構:將拓寬服務覆蓋面
國務院常務會議還提出要發展短期出口信用保險,積極為企業外貿提供便利。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表示,今年上半年,該公司服務支持小微企業2.2萬家,增長112.7%,占公司支持企業總數的58.3%;支持小微企業實現出口金額186.8億美元,信用保險項下支持企業獲得融資1300多億元,大部分為小微企業所得,極大程度解決了出口小微企業“有單無力接”的難題。今后將拓寬服務覆蓋面,穩步擴大出口信用保險對小微外貿企業的服務范圍。(記者 張曉鳴 陳韶旭 薄小波 徐晶卉)
實習生 楊白雪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