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15人死亡、7人重傷、18人輕傷的“8·31”重大氨泄漏事故原本或許可以避免。記者昨天從市質監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事故發生前3個月內,有關部門共開展了3次覆蓋了上海翁牌冷藏實業有限公司的相關檢查,但均沒能阻止事故的發生。
今年6月,吉林長春寶源豐禽業公司發生特別重大火災,導致121人喪生,事故原因就是大量液氨泄漏并燃燒。次日,為防微杜漸,包括寶山區安監局在內的上海市安監系統進行了突擊大檢查;兩周后的6月17日,寶山區開展了一次消防安全大檢查,對象包括翁牌公司;8月,全市質監部門又對包括液氨設備在內的特種設備安全展開專項檢查。可這3次檢查,要么沒發現翁牌公司的問題,要么就是發現了問題,但監管部門沒有嚴格督促其整改。
市質監局副局長沈偉民坦言,寶山區質監部門在進行相關檢查中的確存在三大問題。第一,沒有認真履行轄區內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的工作職責,對翁牌公司擅自違規改造壓力管道的問題,平時有檢查,但沒有發現。第二,雖然檢查發現了翁牌公司存在特種設備操作人員無證上崗的問題,但是督促整改不力,對于翁牌公司特種設備安全操作規程不健全的隱患,也沒有及時發現。第三,在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期間,對翁牌公司液氨制冷裝置中的壓力容器、管道沒有檢查到位、徹底,沒有發現單凍機回氣集管管帽存有嚴重焊接缺陷。
市質監局表示,目前已責成寶山區質監部門做出深刻檢查,并要求全系統嚴格履行特種設備安全監管責任,對特種設備要“嚴檢查、嚴執法、嚴整改、嚴處罰、嚴落實”。全市質監系統未來一旦發現存在非法生產經營建設的單位,一律責令其停產整頓,不能“帶病”運行,并在其整頓期間采取更嚴厲的監督措施。而經停產整頓仍未達到要求的單位一律關閉取締,有關單位和責任人一律按規定上限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