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除夕的日益臨近,央視兔年春晚已經到了最后沖刺階段,19日之后央視兔年春晚將進入彩排階段。昨天記者意外獲悉,央視兔年春晚歌舞類節目和語言類節目比例大失調:長達4個半小時的晚會中,歌舞類節目只占1個小時,語言類節目則將占據3個多小時。據了解,歌舞類節目嚴重縮水主要是因為語言類節目大幅擴容,尤其是要為趙本山的小品騰出足夠的時間。
歌舞類節目大幅縮水
兔年春晚語言類節目在終審后有10個節目留下來,其中還不包括趙本山的小品,盡管有消息稱,湖北小品《幫你擺平》可能被淘汰,但是郭冬臨的小品《你幸福嗎》有可能會最后時刻“復活”。往年語言類節目一般是9個或10個,而兔年春晚的語言類節目至少將達到11個,其中相聲5個,往年一般是3個。昨天記者獲悉,在語言類節目大擴容的情況下,歌舞類節目將繼續“縮水”。從2006年開始,歌舞類節目基本每年都被傳“縮水”,從2個小時一直縮到兔年春晚將只有1個小時。據記者從春晚劇組內部獲悉,兔年春晚語言類節目,每個節目在15分鐘到20分鐘不等,以目前過審的10個節目來算,保守估計需要3個小時,再加上還要留出完全充足的時間給趙本山的小品發揮。據了解,往年趙本山的小品大都是在零點敲鐘前很倉促地演完,趙本山也回憶說有好幾年都是臨場壓縮劇本,否則小品要演到零點敲鐘以后。所以為了保證趙本山的演出,兔年春晚歌舞類節目只能被壓縮。一位春晚老導演告訴記者:“近年來,由于趙本山、黃宏等一批優秀小品演員創作出一批膾炙人口的小品,取得很好的社會反響,所以語言類節目在央視春晚占據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否有出彩的小品已經成為春晚是否成功的一大標志。因此,春晚導演組在語言類節目上下的賭注越來越大,而歌舞部分就成了犧牲品。”
面對越來越被壓縮的歌舞類節目,此前有媒體曾經做過調查“歌舞類節目真的是雞肋嗎”,結果觀眾投票顯示,大部分人希望歌舞類節目和語言類節目的比重是對半開。事實上,在辭舊迎新的新春之際,各族人民都喜歡以歡快的歌舞來表達喜慶,特別是在歷屆春晚上,也出現了不少經典的歌舞節目。《常回家看看》、《濤聲依舊》、《我的中國心》、《十五的月亮》、《相約98》、《傳奇》等歌曲都是通過春晚傳唱開來的,最近幾年春晚所出的舞蹈《千手觀音》、《俏夕陽》,以及小虎隊的重組、周杰倫和宋祖英的跨界合唱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主持增加互動環節
央視兔年春晚的變革不只體現在節目的編排上,據悉,兔年春晚還要在主持環節動刀。4位主要的現場主持人外加2位讀賀電的副主持人,盡管不是新人新面孔,但他們的主持方式將有顛覆性變化。據記者了解,董卿和朱軍都已經接到任務,開始參加兔年春晚的策劃會。除了兔年春晚開場和零點敲鐘環節外,6位主持人都要齊齊在主舞臺上亮相,而不是往年兩兩配對組合。在兔年春晚的其他主持環節上,幾位主持人將穿插在觀眾中間,隨時拿著主持話筒與觀眾互動,以展示春晚的親民性和互動性。
對于這次主持形式的創新,幾位主持人頗有點“戰戰兢兢”,擔心觀眾接受不了這樣的變化,因為如此一來,主持人對現場的掌控就會陷入一種近乎“無序”的狀態,對主持人的功力也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或許許多觀眾還記得2007年春晚,主持人在零點報時前,因為互相搶詞而引發的“黑色三分鐘”,這成了春晚永遠的痛。目前董卿和朱軍已經盡可能推掉手邊其他的工作安排,全情投入到了春晚的備戰當中,為這種新的主持方式而調整適應,這對于習慣背稿的主持人來說的確是個考驗。
來源:東方早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