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堵拳法
“管”字訣
珠江新城試點推出
停車泊位預訂服務
(六)推進智能化交通的應用,提高管理水平和運行效率。
22.積極推動交通信息資源整合平臺常態化工作。
總結亞運期間交通信息資源整合工作的經驗和成果,形成全市交通信息資源整合的長效機制,建立全市統一的交通信息資源整合平臺,推進平臺的常態化工作。
23.建設交通仿真基礎數據公共管理平臺。
建設全市統一的交通仿真基礎數據公共管理平臺,擴大交通仿真應用領域,實現多方式仿真模型的相互銜接,實現各種管理措施的實時在線評估,提高交通仿真的輔助決策能力,實現應急預案、道路施工交通組織、信號控制預案的預評估。
24.推進停車場信息資源共享、停車換乘信息系統及P+R票務優惠系統建設。
完善現有的停車場行業管理系統,實現停車場動態信息的資源共享,充分挖掘現有停車位資源;在中心區及地鐵主要站點周邊的大型P+R停車場建設信息服務系統及P+R票務優惠系統,提高中心區內公共交通分擔率;以珠江新城區域為試點,建設應用停車位預訂系統,提高停車效率,減少車輛“巡泊”造成的大量無效交通流。
25.建立交通信息發布系統,優化協調控制系統,加快推進主干道交通可變情報板的建設。
建立統一的交通信息發布系統,及時將交通信息、運輸信息動態向社會公布;優化主干道協調控制系統,研究應用可變車道信號控制系統;加快推進主干道交通可變情報板的建設,引導車輛提前分流,在東風路、黃埔大道、廣州大道、中山大道、環市路、解放路、機場路等道路優先實施。
(七)開展交通擁堵點綜合整治,防止中心城區整體擁堵。
26.滾動開展交通擁堵點綜合整治。
認真組織排查中心城區交通擁堵點,研究提出綜合交通改善意見,制定和實施具體整治工作措施,按年度計劃完成交通黑點綜合整治任務;開展交通整治效果評估,補充完善相關交通改善措施。市級財政每年根據財力情況安排專項資金用于交通擁堵點的整治,包括平交路口優化、增設信號燈、標志標線等項目。
27.加強對交通擁堵點的現場疏導。
加強市中心城區道路排堵保暢通工作機制。一是抽調一定數量的警力,成立市一級交通秩序整治專業隊,交通高峰時段作為快速疏導交通機動力量,加強中心城區主干道、交通易堵塞節點的疏導;二是對排查出來的中心城區交通擁堵點,提前制定現場疏導工作應急預案;三是建立“分片管理”及四級勤務運行機制,進一步提高路面民警執勤“見警率”和“管事率”;四是要完善垂直指揮調度機制,提高交通管理效率。
(八)加強交通秩序的規范管理,倡導良好出行習慣。
28.加強對路邊違法停車及占用公交專用道的執法。
重點加強對路邊違法停車的規范管理,加大對主干道違法占道停車的處罰力度,加大對非法占用公交專用道的執法力度,執法范圍覆蓋所有主干道和公交專用道。
29.提升道路排障救援水平。
對中心城區主干道和高架道路,實現全天候監控車輛運行狀況;制定工作預案,遇有拋錨或事故車輛、應急事件時,確保警力和牽引車快速到達現場指揮交通疏導和救援,同時保證應急處置聯絡的暢通。
30.大力開展文明交通活動宣傳。
結合實施“文明交通行動計劃”,廣泛開展文明交通新聞宣傳和社會宣傳,深入推進交通安全宣傳“五進”活動,積極開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務。通過開展文明交通主題教育和培訓、舉辦交通安全知識競賽等活動,普及文明交通安全知識,使公民交通出行的法制意識、安全意識、文明意識明顯增強。
私家車年增22%超京滬
廣州治堵背景:
私家車年增22%超京滬
根據市交委牽頭制定的《廣州中心城區緩解交通擁堵方案(公眾征求意見稿)》,目前,全市機動車擁有量已達214.5萬輛。汽車保有量為161萬輛,2010年新車上牌量超過30萬輛。近5年來,全市私人小汽車的平均增長率已經高達22.1%,高于同期北京、上海的20.5%和21.9%的水平。目前,全市千人私家小汽車擁有率已達90輛/千人!廣州正處于私人小汽車的快速增長期。
治堵與汽車發展不矛盾
代表熱議治堵:
治堵與汽車發展不矛盾
本報訊(記者任珊珊、王鶴、徐靜、劉旦、練情情、林霞虹、李少威、曾向榮、陸建鑾)昨天,多位省人大代表就治堵問題獻計獻策,指出限行作為治堵的臨時措施是可行的,但一個城市要解決交通堵塞的長期問題,不能只靠限行、限購汽車。有代表認為,治堵關鍵要靠提升交通管理水平,改正道路交通不合理設置,鼓勵市民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提高“交通公德”。
“一個城市的擁堵是多種因素造成的,不能都怪車多。” 省人大代表、廣汽董事長張房有稱,廣州汽車保有量和人均道路占有面積并不高。“限行會造成浪費。因為有錢的人可以多買一輛車應付單雙號限行。”譚燕紅代表說。
省人大代表、省發改委主任李妙娟說,治堵與汽車產業發展不矛盾,她相信絕大多數公務員支持公車改革。
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