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救直升機再出動搜救
據了解,靈山地區剛剛下過一場不小的雪,積雪很厚,進入深夜后溫度急劇下降,一度達到零下六七攝氏度。加上始終無法與被困者的手機取得聯系,不能定位,聯合救援隊在山里搜尋數個小時卻沒有進展,只能在山里過夜。
昨天凌晨3點多,在清水鎮現場指揮部,指揮部成員向熟悉山里地形的向導和先期參與救援的人員了解情況后,根據報警及搜救情況對被困人員方位進行了詳細分析。同時,市公安局向警務飛行支隊下達了隨時準備參與空中救援的指令。
早上6點多,聯合救援隊突然通過無線電臺發現被困者手臺信號。隨即,救援人員鎖定該信號位置,并迅速趕往現場,但由于對方不斷移動位置,搜尋再次無功而返。
上午7點,現場指揮部經請示后,向警務飛行支隊下達了參與空中搜救任務的指令。上午8點,兩架直升機抵達靈山風景區上空,按照地面指揮部的指令,開始空中搜尋任務。
一個小時后,直升機發現溝底17名被困者,并引導地面搜救小組向被困人員靠近。據警方介紹,由于當時的天氣及地形復雜,不具備索降條件,現場兩架直升機返回基地補充燃油待命,同時另一架直升機裝載食品和保暖衣物飛抵救援現場,向溝底被困人員投放,以便補充體力。
>>成功21小時救下被困者
昨天上午10點40分,地面搜救小組與17名受困人員會合。據救援人員回憶,當時17名被困者精神狀態良好,但由于長時間沒有飲食,身體已經嚴重疲憊,救援人員拿出攜帶的水和干糧給被困者。為了鼓勵被困者,救援人員和被困者擁抱、擊掌,互相鼓勵。
17名被困人員中有兩人出現肌肉拉傷和體力嚴重透支的癥狀,另有一名參與連夜搜救的工作人員也出現了透支癥狀。下午1點50分,兩架待命直升機再次返回救援現場,一架直升機引導地面搜救小組,另一架直升機對三名體力透支人員展開索降救援,并成功將其送至在地面開闊處等候的救護車上。不久后,其余被困驢友也全部安全下山。
至此,援救行動歷經21個小時,17名被困的登山者成功獲救。
警方說法
直升機救援不會是特例
警方表示,如接到被困者求救,警方將會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進行救援,直升機參與救援將不是特例,但需要根據天氣、地形地貌、被困者情況等多方條件才會實施高空或使用其它方式的救援措施。
據了解,在此次搜救過程中,共出動警力158人,當地政府群眾50余人及紅十字藍天救援隊、綠野救援隊、市體育局登山協會、門頭溝區應急第四中隊等共290人參與了此次搜救。
平安北京2月24日的微博直播走進警務飛行隊中曾透露,AW-139直升機每小時油耗量為300公斤航空煤油,可續航近4個小時。根據網友估算,每小時飛行的燃油費就達2500元。在前天貓耳山搜救行動中,警方共出動包括AW-139直升機在內的警用直升機2架次,昨天則共出動了5架次。
專家說法
驢友應增加社會責任感
社會學家周孝正表示,就近期頻發驢友登山走失事件,我們應當給予高度重視,就戶外登山這項運動來說,它本身就具有高風險性。驢友在出行前,就應當在各方面做好充分準備,避免出現被困事件。
出動如此大規模的警力及社會力量,在一定程度上,無疑是對社會資源的浪費。驢友除了技術方面準備外,也應該增加社會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