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排腳印
探尋
記者探尋現場發現蹤跡
26日9時30分左右,記者來到望仙李村找到王賽鳳,在記者的一再要求下,她最終同意帶記者到遇見“老虎”的地方去看看。
鄱陽湖小磯山區域的岸邊距離望仙李村約4公里。在王賽鳳的帶領下,記者撥開齊腰高的青草,繞開泥沼地,艱難地向小磯山走去,草叢中不時飛起一只鳥兒,或者躥出一只野兔。王賽鳳告訴記者,這附近的山上還有大量的野豬,一到晚上就出來找東西吃,有的還跑到村子里。
在經過了近1個小時的“跋涉”,記者才到達小磯山腳下。但是記者發現,眼前的小磯山植被并不茂密,還有很多地方裸露出巖石,并不像能藏住大型動物的地方。“山上還有很多大洞,估計平時‘老虎’都是藏在洞里!”王賽鳳說。
在距離山腳約20米的一片青草中間,有一個面積約30平方米的小沙包,王賽鳳告訴記者,當時老虎就是坐在這個小沙包上看著她。記者來到小沙包上,果然發現上面有許多清晰的梅花狀腳印,大如五六歲小孩的拳頭。小沙包上還有兩個小臉盆大小的淺沙窩,其中一個沙窩還有濕跡。“你看,這沙窩就是‘老虎’用屁股蹲坐出來的!”王賽鳳說。她告訴記者,由于前兩天剛剛下過雨,因此這些腳印和沙窩肯定是這兩天出現的,而且那個有濕跡的沙窩證明,這里的沙子剛剛被撥弄開不久,“老虎”很可能就在記者到達前不久還來過這里。
在緊靠山腳的一片沙灘上,記者發現了更多的梅花狀腳印,其中兩行腳印間距約50厘米,一直延伸到十幾米外的山坡上。在一塊大石頭前面,記者又發現了一個蹲坐出來的沙窩。
在距離沙灘約300米的一處草叢中,記者發現一頭小牛的尸體,只有牛頭、牛腿和牛背的皮還有部分殘留,上面有明顯的撕咬痕跡,散發出陣陣惡臭。“去年12月份下大雪時,我們發現丟失了一頭小牛!”一名放牛的老人對記者說,離現在已經四五個月了,但這頭小牛不像死去那么久了,應該是最近一個月才死的,所以這頭小牛應該不是當時丟失的那頭。在死牛周圍,記者還發現一些糞便。
經專家初步鑒定可能是云豹
采訪中,當地一些上了年紀的村民告訴記者,他們小時候去鄱陽湖里打漁,經常能看到豹子、豺狼等。豹子小小的圓臉,遠看很像老虎,所以當地人也稱豹子為“花面虎”。十幾年前,被“花面虎”抓傷的事情還時有發生。
26日下午,記者帶著拍攝到的腳印、沙窩的照片和收集到的動物糞便,來到九江市動物園,請高級獸醫師陳北林進行鑒定。
根據王賽鳳和高梅娥描述的大型動物的體貌特征,以及記者提供的照片、糞便等,陳北林初步推測,在小磯山發現的可能是一只成年云豹。
陳北林告訴記者,正如村民們所言,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鄱陽湖畔云豹等大型動物確實很多,甚至還有老虎,直到上世紀90年代,在都昌、彭澤、星子等地的鄱陽湖畔,還經常有云豹出現。近年來,隨著鄱陽湖區退耕還林效果的顯現,生態環境得到恢復,云豹等大型動物很可以又重新出現了。
在鄱陽湖邊上,還有一座與小磯山相距僅3公里左右的大磯山,大磯山林深木茂,有利于大型動物棲身,同時山上野豬、野兔等也很多,能形成一個完整的食物鏈。因此,小磯山一帶有適合云豹生存的環境。
來源:大江網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