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損失15萬
買上限價房
能省幾十萬
他覺得,天底下最痛苦的事情,莫過于在你望眼欲穿想要一套房時,你的工資不偏不倚恰好漲過了8.8萬元。
小英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買兩限房從申請到搖號簽約,大約需要3年的時間。她以前工作時的稅前收入不到4萬元,3年就是15萬元左右。而如果能買到一套兩限房,至少能省50萬元。
以去年海淀區領秀慧谷首次兩限房搖號為例,每平方米6500元,而當時周邊房價都快2萬元了,60平方米的一居室都能省七八十萬元,80多平方米的三居能省近百萬元。再拿最近搖號的通州區土橋金隅通和園兩限房來說,銷售均價每平方米5650元,周邊二手房也都16000元左右了,60平方米也省60萬元呢。我們就算買金隅通和園60平方米的一居,省下60萬元,抵去我3年15萬元的工資,還能賺45萬元,值。
一開始,小英也覺得自己這么做是鉆政策空子,用北京話講,有點兒“雞賊”。但她后來到一個網上“兩限房”論壇上一看,類似的帖子比比皆是,心里也坦然了許多。比如為了不超標,有的人把換工作、漲工資的機會放棄了;有的人擔心結婚后,兩個人的收入超過8.8萬元,就先拖著不領證兒;還有和她一樣,辭掉工作等兩限房的;有一個人,比她更絕,動員家里的頂梁柱都辭職了。
一個網名luckydog9111的網友自我介紹說,他今年29歲, 老婆無業,兒子兩歲,6年前本科畢業,年薪5萬元,沒買房子,存下來的錢自己做點小生意,結果沒賺到錢,他一直在亦莊的一家高新技術公司上班,住父母那里,需要一家5口擠一個60平方米的房子。2010年他申請了兩限房。
但最近,“不幸”的事情發生了,他漲工資了,那一刻,他覺得,天底下最痛苦的事情,莫過于在你望眼欲穿的想要一套房的時候,你的工資不偏不倚恰好漲過了8.8萬元。于是他決定辭職了。
內外兩重天
房價差太多
催生福利病
在最近昌平區的一次復核中,又有家庭被篩了出來,其中一家僅僅因為年收入超標3000元而被排除在兩限房之外。
小英和luckydog9111辭職了,家庭年收入落在8.8萬元的兩限房審核標準之內。而東城的李先生,已經輪候了1年半,不料在去年的復審中,因為他的工資上漲,兩人家庭年收入10萬多,超過8.8萬元這條線,只能無奈地簽字放棄了購買資格。
據了解,去年本市搞了一項保障性住房全程陽光工程的資格審核,并公開各方面的專項工作,通過公安、公積金、社保、地稅等部門的數據聯網,針對以往的17.9萬戶申請家庭收入和住房信息,進行了一次聯合調查。其中就包括李先生這個已申請過關、還未搖號選房的輪候家庭。結果顯示,除了瞞報、虛報的,也有一部分人因為漲工資、結婚等變動,被篩了出來。
今年以來,本市繼續加大政策房的復核力度,在最近昌平區的一次復核中,又有家庭被篩了出來,其中一個家庭僅僅因為年收入超標3000元而被排除在兩限房之外。
針對8.8萬元“線內線外兩重天”的現象,有業內人士認為,如今的兩限房與2007年剛推出時的兩限房早以不可同日而語。當初,兩限房與周邊商品房價差在15%左右,5年內不許上市,上市需繳30%的溢價款,與商品房相比,優勢并不明顯,甚至在2008年商品房價格下行期間,2000多戶申請家庭因為兩限房價格沒有優勢、資格門檻太高、房子地點太偏等原因放棄購買。
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商品房價格翻番,兩限房價格不動,兩限房的價格優勢就十分明顯了,為了節省幾十萬元的房價款,市民想盡辦法、削尖腦袋想擠進兩限房的圈子也就不足為奇。但“線內線外”差別太大,客觀上會造成一種明顯的社會分配不公,特別是目前已經出現了有人辭職擠進“線內”的現象。如果不妥善解決,更會給人一種“獎懶罰勤”的印象,導致不干活兒反而有好處的“社會福利病”。
這位業內人士建議,為避免這種現象的惡化發展,政府應采取兩種方式解決,一是可以借鑒國外的減免稅方式,給沒有享受到兩限房的納稅人按消費比例減免稅收;二是參照我國對低保家庭的管理方式,對購買兩限房的家庭在消費上進行限制。比如禁止購買高級轎車,不能再同時享受其他社會福利等等,否則,大家都想吃這塊“肥肉”,政府建多少也滿足不了不說,還會并發一系列新的社會問題,將來買不到的都有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