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價就是高質嗎
“天價需求說”靠不靠譜
目前,北京市民辦幼兒園409所,占全市幼兒園的32.6%。在收費方面,部分公辦幼兒園根據有關文件實行限價收費,而民辦幼兒園根據2005年下發(fā)的《民辦教育收費管理暫行辦法》,自主定價收費。
“需求說”是一些幼兒園“天價”的籌碼。筆者采訪望京那家幼兒園時,園長說,我們這個幼兒園地處望京、麗都兩個商圈,一些商務人士和外籍人士在京短期居住,許多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一個月甚至只是短短一周上個幼兒園,我們這個園滿足這部分人的需求,價高有何不可?
此外,許多幼兒園也推出種類繁多的課程與拓展項目,包括全英文課程,馬術、高爾夫等,以證明家長所花絕非“冤枉錢”。廣州南湖區(qū)某外語藝術幼兒園,不僅開設了跆拳道、高爾夫、攀巖、鋼琴、芭蕾等課程,還明確承諾:等到孩子畢業(yè)時,須達到“六個三”,即能跟陌生外國人說30分鐘口語,能彈3首曲子,做3個陶藝,跳3支舞蹈,唱3首歌曲,畫3幅畫。
還有一些“天價”幼兒園,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開通了親親小農莊,有的則提供恒溫游泳池,有的還提供定期吸氧服務……
“雖然這些幼兒園收費比較高,但它在教育理念、方式和環(huán)境上有一定的優(yōu)勢,如果經濟條件允許,我也會把小孩送去。”供職于某商貿公司的徐宏說。據了解,許多將幼童送至“天價”幼兒園的家長,正是看中了“天價”幼兒園更多的附加值。“現(xiàn)在考學、就業(yè)競爭壓力太大,讓孩子從小多學習知識,多掌握技能,藝多不壓身啊!”徐宏說。
筆者在調查中還發(fā)現(xiàn),較為規(guī)范的語言教學環(huán)境、以移民為目的的教學課程等,也是“天價”幼兒園得到青睞的原因。南京伊頓國際學校負責人就直言不諱:“我們的教育框架(與公立幼兒園)完全不一樣,只有有移民打算的才可以來。”
“天價園”不應成主流
學前教育當回歸公益本性
幼兒園亂收費成為今年整治教育亂收費的任務之一。4月21日,教育部、國務院糾風辦等7部委單位,聯(lián)合下發(fā)關于2011年治理教育亂收費規(guī)范教育收費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七大主要任務,其中要求制定幼兒園收費管理辦法,加強對幼兒園收費行為的監(jiān)管。
有教育專家認為,“天價”幼兒園現(xiàn)象有三個原因:
首先,教育資源緊張是導致收費居高不下的主因。市政協(xié)2009年調研資料顯示,北京現(xiàn)有的幼兒園資源,只能滿足半數幼兒(近3年出生)的入園需求,學前教育已成北京整個教育體系中最薄弱環(huán)節(jié)之一;
其次,私立幼兒園為了生存發(fā)展,有收費沖動。私立幼兒園由于幾乎沒有財政支持,辦園的財力缺口大部分直接轉嫁到學生家長身上。辦園者也有自己的苦衷:“我們漲價也是沒有辦法,物價這么高,房租這么高,老師也要提工資,民辦園又沒有撥款,不漲價我們就難以生存了。”
最后,也不排除個別辦園者利用高價做噱頭,為自身做宣傳。
雖然“天價”幼兒園有著一定的市場和空間,但“天價”幼兒園決不能成主流,這就要求學前教育應回歸公益本性。不少專家認為,目前,在擴大公立幼兒園規(guī)模和招生范圍的同時,還應加大對民辦學前教育的扶持和鼓勵力度,引導民辦學前教育從“以價求生存”向“以質求發(fā)展”轉變,如可制定民辦幼兒園“辦園準入標準”,并對其收費做出規(guī)范。此外,政府在加大投入建設公辦幼兒園的同時,可考慮補貼“民辦”,使其收費回到合理水平。
令人期待的是“十二五”時期北京市幼兒園收費有望漸趨合理。市教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未來5年,本市在學前教育上的生均撥款將從200元提高到1200元。而未來5年內,北京計劃投入50億元,新建、改擴建600所幼兒園,使全市公辦園比例達到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