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近日,“五道杠少年”——少先隊湖北武漢市總隊長黃藝博成為媒體關注的熱點。“孩子說大人話”是好是壞?過度關注對孩子是否是一種傷害?媒體該不該熱炒“五道杠少年”?
當“五道杠”PK費曼
李泓冰
黃藝博被貼上“五道杠少年”標簽之后,獨自承受了網民對模式化教育傾瀉而出的所有憤懣,這讓人為這個13歲的孩子深深地擔憂且不平。不管網民的不滿有多少正當的理由,當它們指向一個未成年人時,都顯失厚道。
是的,他是一個合乎主流標準的優秀學生干部——他做到了學校和家長要求一個孩子做到的最好,他有錯嗎?
事實上,更需要關注的不是黃藝博的個人故事,而是這場“五道杠”驟成焦點事件的深層原因——公眾被壓抑已久的,是對中國教育嚴重的模式化傾向的極度不滿。
黃藝博得到各種榮譽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億萬青少年中,只有“五道杠”模式的孩子能順利成功,其他的孩子,特別是那些喜歡標新立異的孩子,都被埋沒,那就是莫大的悲哀了。
物理學大師費曼少時嚴重偏科,一生與“規矩”二字作對,最喜惡作劇,比如偷人家門板,拆研究室的安全鎖,或為了證明尿液并非因地心引力而排出,竟當眾倒立著小便……這樣的孩子,假如在中國,肯定通不過中高考,更是令老師和家長頭痛不已的問題兒童。非但不會痛痛快快地“玩”進麻省理工學院,玩出物理學諾貝爾獎,還會不斷地被森林般舉起的手臂厲聲制止。小學時,他會被老師呵斥“不許鬧”并不斷被找家長,中學會被認為“自由散漫,自私自利,不求進步,嚴重偏科”,最終可能成為一個胡同中的麻將或撲克高手……
如果費曼們在與“五道杠”的PK中一律敗北,我們追求成為創新型國家的希望就很可能落空。如果成功者都是循規蹈矩的小大人,鮮有喜歡胡鬧的科學頑童,這樣的模式化教育,竊以為不可。
媒體“群毆”明顯失當
王石川
在黃藝博事件中,少數媒體和網友的“群毆”表現明顯失當。
媒體報道應平衡、節制,而不應抓住一點、不及其余。故意放大一方面,或者熱炒一個點,這對黃藝博顯然不公平。與黃藝博的品學兼優、團結同學、熱衷公益等優點相比,看新聞聯播、讀人民日報,充其量只是人生的花絮,沒有必要抓住這些細枝末節“上綱上線”。
媒體應該葆有人文關懷,而不是冷嘲熱諷。我們看到少數文章,用語很刻薄,有的甚至極盡挖苦之能事,偏離了公正的立場,背離了社會責任,容易傷害黃藝博的幼小心靈,給他的健康成長留下陰影。
黃藝博13歲,理應受到《未成年人保護法》保護。可不少媒體的報道,在采用黃藝博照片時,并未作技術處理,有的還一并曝光了黃藝博的同學。以前,《新聞聯播》曾播放一則關于凈化網絡環境的消息,北京一個小學女生在接受采訪時說:“上次我查資料,突然蹦出一個窗口,很黃很暴力,我趕快給關了。”消息一出,竟然被人肉搜索,其出生年月、就讀學校、家庭地址等信息都一一被公布出來,照片被惡搞,本人被唾罵。這樣的行為顯然已經涉嫌違法。
任何時候,尊重未成年人、保護孩子的隱私都是不能觸碰的高壓線。媒體有義務尊重法律,有責任給孩子們多一些善待和呵護。當然,黃藝博的家長也應該汲取教訓,比如,應正視微博、博客的放大效應,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互聯網時代,再微小的細節,一旦被聚焦都容易被無限夸張甚至扭曲。
【微博之論】
苑治國: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正確地加以引導,祛除“官”念,多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服務意識、競爭意識,讓孩子健康茁壯地成長。
倒影刃:別拿成人的“官性”思維看“五道杠少年”。孩子有孩子的世界,孩子有孩子的思維,孩子有孩子的“虛與榮”。我們應該感謝“五道杠少年”,他再次一覽無遺地暴露了現實社會對“官”的崇拜。
19490727:“五道杠少年”雖是一個好少年,但他仍是一個正在成長的孩子,需要鼓勵更需要鞭策,需要信心更需要一顆平常心。若硬把官僚意識融入少年心中,就易扭曲他的靈魂,十足的官味只能成為其成長的絆腳石,奉勸家長和老師,千萬別這樣捧殺孩子。
人微博俗:希望注意保護這孩子的進取銳氣。俺小時候也經常看人民日報、聽新聞聯播,但沒杠。
點穴.blog:有什么樣的社會環境,就會培養出什么樣的人。以后我們還會看到更多的超現實之社會紅色八卦現象。
淇縣徐愛民:官本位思想和官僚主義作風,一向都是社會的毒瘤。現在成人世界的毒瘤已經向童真世界蔓延,這是一個極其可怕的跡象,這表明整個社會官本位思想和官僚主義已經相當嚴重,必須予以高度警惕啦。
得寶:大人的世界亂做一團,升官發財名利之爭是這個時代的主流,孩子是無辜的!
快樂是主要的:孩子還是應該在自己的年齡段享受應有的快樂和生活!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