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高曉松與80后嬌妻和2歲的女兒同享天倫之樂。
前日因“醉駕”受審的高曉松當庭承認“這(酒駕)不是一個簡單的意外,是自己長期以來浮躁、自負的結果”。
隨后,有網友迅速起底他的顯赫身世,在網絡掀起不小的轟動。
網友“娛樂碼頭”在博客中爆料稱,高曉松的爺爺高景德是清華大學前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電機工程學家;外公張維是深圳大學的創辦者、中國工程院、科學院兩院院士、熟操四國語言的科學家;舅舅張克潛是著名的物理電子學與光電子學科學家,清華大學教授兼博導;母親是著名的建筑學家。高曉松自己曾透露在給外公張維寫的碑文中有一句“夫妻同為科學棟梁,兒孫上進不辱家風”,前一句是在表彰祖輩,后一句就是在表揚自己。
有網友稱也許這就是高曉松能很快形成自己的交際圈,玩轉娛樂圈的原因,從《同桌的你》出道至今,無論是他的作品、婚姻狀況還是他口無遮攔說的話,都經常引起外界轟動。
有關高曉松其人其歌,著名樂評人李皖在《兩個高曉松》一文中有過比較到位的描述:“在歌里,高曉松一直在回憶,讓人以為他是個內向、傷感、學生氣十足的人。現實中的高曉松恰恰相反,他輕佻、貧嘴、痞里痞氣,滿臉是浮夸的笑,滿嘴是七葷八素的雜話,沒一秒鐘能夠安靜。”
浮躁癥狀1:從清華退學
高曉松1988年考入清華,學的是電子工程系雷達專業。按常規,他畢業后應該成為科學院的研究人員,他說:“當年父母培養我琴棋書畫,原本是想讓我當一個有藝術修養的科學家,但最終我卻變成個懂點兒科學知識的藝術家。”
在清華讀了三年雷達專業后,他發現自己不適合當科學家,正好碰上那時高校學子的退學熱潮,大三那年,高曉松毅然決定從清華退學。“其實是連退學手續都沒辦,直接就沒再回學校了。”之后組樂隊,玩音樂,到處走穴,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好時代的壞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