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消除校際差別?85.7%的人首選“師資均衡”
“一些學校‘考爹’,看似荒謬、無聊,但實際上是無奈的理性選擇。”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系主任雷洪教授認為,要杜絕普遍存在的小學入學考試和“擇校”等現象,關鍵在于真正實現義務教育無差別。
本次調查中,91.6%的人認為義務教育階段必須消除校際差別,才能杜絕“考爹”、“擇校”的怪現象。
張梅玲認為,義務教育應該朝著“無差別”的方向發展,其中特別重要的一環,就是促進校際間教師資源的均等化。北京市東城區正在嘗試這一改革,區內教育資源需統一配置,學區內的小學將實現師資和教學設備的共享,并允許區內師資流動,組織干部教師有序跨校交流等。但要真正實現教育無差別,還需要時間。“不能只是老百姓一直呼吁均衡,關鍵是政府的政策需要強勢改變。”
調查顯示,86.5%的人認為消除校際差異意味著消除重點學校,好老師不應長期在固定學校任教。
義務教育階段究竟如何才能消除校際差別?調查顯示,85.7%的人首選“師資均衡”,即同一城市的學校均衡分配師資;75.2%的人選擇“生源均衡”,即徹底取消擇校,實現無條件就近入學;71.8%的人期望實現“硬件均衡”,即政府應統一配置所有公立學校的硬件設施。
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學研究會理事杜時忠認為,要徹底解決“考爹”、“擇校”等問題,政府需要花大力氣推進教育公平,縮小校際差異。
“學校當然也要承擔促進這一目標的責任,但辦好教育,讓每一個孩子得到全面發展首先是政府的責任,政府應確保對每所學校的投入是均衡的。只有政府首先公平公正,才能要求其他社會機構以及社會成員公平公正。”杜時忠說。
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