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不足 每人每月維護近百臺電梯
存在問題同樣不能忽視。中國的電梯行業已經出現了產能過剩的局面,導致惡性競爭層出不窮。不僅電梯價格年年下降,售后服務也嚴重不足。“我們公司最近招維保人員的難度明顯大了不少”,昨日,廣州一位本土電梯企業負責人向本報記者表示,行業利潤太低,直接導致維保人員工資水平提不上去,“每月只有2000~3000元,大家都不愿意進電梯行業”。
從事電梯維修8年之久的石先生(化名)則向本報記者報料,現在在電梯維修行業,維保人員每人每月要維護近百臺電梯,眾多小工程隊掛靠大公司攬生意,維修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日常維護質量大打折扣。
按照規定,必須兩個電梯維修工一起負責維修一臺電梯,平均每人每月維修保養不超過30臺。而國內電梯從業人員全國缺口近百萬,其中維修人員占2/3。
技術不過關 外行人在干內行事
一位業內權威人士向本報記者分析稱,中國電梯行業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外行人在干內行事”,不少城市的公用電梯設施都存在著相當的安全隱患,電梯電機功率配置不足,“小馬拉大車”的現象嚴重,一旦出現超負荷運載,出事風險就會大大增加。
而在事故中本應發揮作用的防逆轉裝置,卻為何屢屢失效?這位人士表示,事實上,行業是從2008年才嚴格要求各類產品都要配置這一裝置,但由于一些企業或是因為技術水平不達標,或是為了節省制造成本,導致這些裝置在關鍵時候形同虛設,根本沒有發揮作用。
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我認為類似悲劇還會上演,我只能建議廣大乘客在電梯特別擁擠的時候,選擇樓梯上行。”
安全須知“右站左行”是誤區
中國電梯協會副秘書長張樂祥接受采訪時表示,扶梯也有載重量的限定,在扶梯擁擠時,乘客應盡量走樓梯。另外,他還表示,我們通常提倡的“右站左行”其實是一個誤區。
問:一般來講,扶梯突然出現逆行有哪些原因?
答:可能是驅動鏈斷裂、功率不足、供電電壓太低、超載等原因。經過驗收的扶梯內部都有防逆轉裝置,這次事故發生說明這個裝置失靈。
問:有人說,這次事故是扶梯的載重量過大引起的。
答:我沒有到現場,不清楚事故具體原因,但扶梯確實是有載重量的。一般出廠的時候,一部扶梯的運行時間、負荷都有設計指標。扶梯分為重載和輕載兩種。輕載的用在商場等地,地鐵特別是流量特別大的地鐵出口應該使用重載的。它是地鐵運行系統的一部分,屬于交通工具。當然,我不是針對北京的這次事故。
問:我們日常乘坐扶梯有沒有誤區?
答:最大的誤區就是讓人站在右側,留出一側給人通行,這是不科學的。因為扶梯上的臺階不符合人體功能學的設計,造成在扶梯上走動很不安全。所以建議廣大乘客在扶梯上的時候一定要抓緊把手,站定了乘坐,盡量不要行走。此外,一級扶梯臺階上承載兩個人,這已經是最大的承載量了。乘客如果看見扶梯上人過多,應盡量走樓梯,這是常識。
問:在扶梯的使用方面,國外有哪些經驗可借鑒?
答:從國外的經驗來講,首先是電梯要比扶梯安全。美國的扶梯事故是電梯事故的20倍。韓國75%的相關事故是扶梯造成的。因為考慮到輸送人流量大這一優勢,我們還是大量采用了扶梯。
問:扶梯事故有哪幾種?
答:各國地鐵基本事故預警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比如恐怖襲擊、擁擠踩踏、火災、水災、扶梯事故、自殺、撞車等。其中,扶梯事故傷害分為三種,一是自動扶梯突然倒轉,引起巨大傷害;二是自動扶梯斷落,引起巨大傷害;三是自動扶梯缺齒,卡掉孩子手指。
據《京華時報》
廣州質監部署電梯安全大檢查
記者了解到,目前廣州市質監部門正在要求有關單位自查有沒有與北京事故扶梯類似結構的扶梯。廣州市質監局表示,今天會召集地鐵公司、廣州南站等人流密集且扶梯數量較多的自動扶梯使用單位及我市自動扶梯生產廠家,要求各使用單位開展使用情況自查,發現安全隱患的,要立即停用扶梯并開展全面查找原因,落實人流較大情況下的扶梯安全監控措施。扶梯生產廠家也需加強自查。此外,近期市質監局將部署開展公眾聚集場所的電梯安全大檢查。
乘梯指引 站好 扶穩 不要動
A 上扶梯時盡量不要打手機或讀書看報
B 即便拿了再多東西也要騰出手扶住扶手
C 最重要的是站好扶穩不亂動,不要在扶梯上行走或跑動
D 老人小孩乘坐扶梯要有人陪同
E 扶梯擁擠時盡量走樓梯
F 發生事故時,可按“緊急停機”按鈕(廣州地鐵扶梯的上、中、下部均設有按鈕)
發生扶梯夾人事故時,可以在現場適當止血,但由于扶梯結構復雜,建議由專門的技術人員進行救援,不要強行拉開,這往往會因為不了解扶梯內部結構而造成更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