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彝“善治水”
萬幼楠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劉彝絕對是一位為民辦實事的技術專長型官員。“他擅長治水,最后被提拔調入京城任‘都水丞’,相當于現在的國家水利部副部長。”
說到劉彝的專業智慧,不得不說他的水窗設計。福壽溝排水口直通章貢二江,洪水期間,江水倒灌,很容易造成內澇。他便建造了12個防止江水倒灌的水窗,由四部分組成,即出水口處的外閘門和溝道,進水口處的內閘門和調節池,并與城內的池塘相連。“水窗是一項最具科技含量的設計。原理很簡單,每當江水水位低于水窗時,則借水窗內溝道之水力將內、外閘門沖開排水。反之,當江水水位高于水窗時,則借江水水力將外閘門自動關閉,以防倒灌。”萬幼楠曾指出,為了保證窗內溝道暢通且有足夠的水壓,劉彝采取變斷面、加大坡度的方法來加大水流速度。
萬幼楠說,劉彝沒有只重地表,不重地下。他主政一方,從當地老百姓所遇到的實在問題出發,一心為老百姓解決問題。福壽溝的修建,花了近10年的時間,還沒等福壽溝修好,他已經調離了,沒有享受到福壽溝的成果,但福壽溝卻讓贛州的老百姓享用了900多年。贛州人民為紀念劉彝,為他鑄造了一座青銅雕像,安放在贛州市宋城公園的古城墻旁,以傳誦他的功績。
來源:羊城晚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