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時間里,孫竹久換過兩次工作。“最困難的時候,每天兩頓飯,中午一個煎餅果子,下午一碗泡面,這樣持續了三個月?!睂O竹久說。
記者注意到,孫竹久的桌上放著一個女孩的照片。“算是我女朋友吧?!睂O竹久露出笑容,“但沒有房子,誰愿意跟我呢?”他說。
當記者問到他是否關注公租房等保障房時,孫竹久說:“天天看新聞,可是這種好事輪不到咱家。”由于沒有北京戶口,他和朋友們申請公租房的希望早已破滅。
唐家嶺拆遷后,孫竹久和自己的很多朋友,只能從唐家嶺搬到新的村莊,而這些新的村莊也被喻為“新唐家嶺”。
來自山東日照東港區的申家春也是“新唐家嶺”的一員。
2009年,從山東科技大學畢業來北京后,他已經搬過5次家了。
“剛來北京時,在萬泉河租了一個二手房東的床位,每人每月200元。80多平米的房子擠了20多個人?!鄙昙掖赫f。三個月后,他和同學搬到南辛莊附近的一個兩居室,兩張上下鋪不夠5個人用。于是,申家春和同學利用另外一間臥室打起地鋪?!皟射佒g用磚頭隔開。”申家春回憶說。
兩個月后,他和同學又搬到位于北沙灘附近的學生公寓,8人一間;半年后,他又搬到唐家嶺永豐屯附近?!疤萍規X交通很方便,離西二旗很近,但是租住的房子不見陽光,潮濕陰冷,每月租金450元。”三個月后,唐家嶺開始大規模拆遷,他又搬到東半壁店?!斑@里的房租550元,還是可以承受的。”
對于房價,這個年輕人有些不解:“2003年時,日照房價大概2000元左右一平方米,北京的天通苑也在3000元左右一平方米。幾年后,日照的房價跟此前差距不大,而北京市內均價卻突破3萬,翻了好幾倍。”
“這里很好,是古都,又有文化氣息,但是我不屬于這里?!鄙昙掖禾寡裕绻績r依舊,他三年內會選擇回老家。
“上下班高峰期公交特別擠,你不用走,后面的人直接擁著你往前挪,簡直是被塞進去的。”從石家莊某商學院畢業的王艷秋,已經在北京打拼了近兩年。她每天從小牛坊村坐47路公交,再轉兩趟地鐵才能到上班地點,花在路上的時間近三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