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焦點:
真能修復嗎?
“瓷器帶毛不值分毫”
——想完全復原難啊!
故宮方面表示,破損的瓷盤在現代技術下,完全可以修復到基本看不出來的程度。對此,季士家認為,“好好的盤子,分成了6瓣,雖然故宮表示有能力修復,那也是壞的呀!我們有句行話叫‘瓷器帶毛,不值分毫’。再高科技的修復,都不可能復原成原樣。”
對于故宮造成的破損文物事件,季士家表示,“技術再好,人員跟不上也不行。對待文物就如同對待人一樣,要有親和力,要像親人一樣。特別是對待高等級文物,萬萬不可馬虎。這是多大的教訓呀!”
0.1毫米都會影響效果
——受損文物經不起折騰啊!
對于故宮破損的這件文物,南京文物修復專家汪桔生先生認為,修復并非很簡單。“我沒有親眼見到實物,不能隨便認定故宮用什么方法修復。”但他說,依他的經驗看,首先要對破損文物進行分析研究,才能拿出修復方案。如果是南宋的瓷盤,經過這么多年,胎底質地如何?釉色附著程度怎樣?破裂的斷面吻合面多大等等,“不能隨便說修復就修復,必須慎重。”
他指出,如果是擠壓破損,那么肯定會有碎狀殘缺。采用化學膠粘方法焊接,容積率非常重要,0.1毫米都會影響效果。“比例不對,就會出現‘牛皮癬’,那樣不僅會損傷光澤度,還會滲透進釉色。”另外,他強調,除了粘合斷裂面,對缺失的部分,如何修補也很難。用什么材料去補缺?更要慎重。最后在著色時,如何做到“以假亂真”,這也要看經驗。“這個活兒是要看修復專家的功底的,弄不好,還不如不補,已經備受創傷的高等級文物,再也經不起折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