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度創業無一成功
1999年,潘軍在鎮上開辦了一家電器門市,但因為小城鎮建設,門市拆遷后無奈關閉;2001年,一心想還債的他被騙,誤入傳銷半年又賠了3萬元。
2002年,潘貸款開了一家小歌廳,但不長時間后,因為生意慘淡,不得不關門歇業。
其后,他先后開過演藝吧、秸稈燃氣爐、婚慶禮儀公司等,但七次創業,無一例外,都未成功,潘軍因之自嘲,形容自己為“破產哥”。
據其介紹,2005年對他來講是最絕望的一年。當年,因為債務纏身、走投無路的他甚至想到了尋短見。他跑到當地醫院六樓樓頂,準備跳樓結束自己痛苦的生活,但在樓頂“掙扎”了兩小時后,他最終還是選擇要活下來。
已被演藝公司“瞄上”
因為有近百萬的債務壓身,無計可施的潘軍想到了“賣唱”——他有著一副好嗓子、且一直喜歡唱歌,于是他突發奇想,決定走上街頭賣藝,通過唱歌、賣一些小紀念品來賺錢。此前,潘軍曾在南京的夫子廟、白馬公園、邁皋橋等地已經唱了二十多天,每天生意還不錯,好的時候一天能夠賺一百多塊。
記者問,為何要打扮成關公?潘軍表示,這是因為“它可以遮住臉”。潘軍計劃在街頭唱一兩年,雖然未必能償還所有的債務,但他自感(這份工作)“能夠和唱歌結合起來還算不錯”。記者獲悉,這位中年男人的未來可能比他自己設想的要好一些,已經有南京一家演藝公司瞄上了有著“好嗓子”的潘軍。本報記者谷岳飛
延伸閱讀
阿軍創業為什么屢戰屢敗?
七次創業、每次都破產,曾經的百萬富翁“淪落”到街頭賣唱,阿軍的故事值得所有想創業的人留意。對此,阿軍自己對創業的感慨是:“想象很美好,但跟現實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并以此提醒準備創業的人要謹慎。
被時代淘汰
阿軍的第一次創業是印刷廠,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他抓住機遇開辦了一家印刷廠。這在當地還是有較少人選擇的行當,阿軍也因此成就了自己的“富人夢”,辦廠后不久,便賺取了百萬資產,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百萬富翁。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印刷廠讓阿軍致富,但守業不變的阿軍也因此“破產”,時至今日還受印刷廠破產后欠下的貸款所拖累。
印刷廠的失敗最主要原因便是電腦時代的到來,隨著兩年后電腦的普及,阿軍的印刷廠業務量急劇萎縮。但阿軍選擇了用欠賬來維持客戶,此招是印刷廠惡性循環的開始,并最終無以為繼不得不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