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三)“渤海溢油事件”:追責、索賠到底有多難?
由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和美國康菲石油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蓬萊19-3油田6月初發生溢油事故,截至目前,仍有油花不斷冒出。
(網民呼聲)一些網民質疑:從事故初始的6月4日到發布事故通報的7月5日,長達一個月之久的信息“真空”所為何故?康菲公司作為獨立主體,不僅態度傲慢,處理事故更是不緊不慢,誰給了“洋公司”這樣的底氣?網民“ydsyiso”說:“渤海溢油都發生兩個多月了,媒體曝光力度不可謂不夠,怎么卻一直沒有得到妥善處理和解決?強烈呼吁國家保護岌岌可危的海洋生態環境。”
(最新情況)就網民關注的問題,國家海洋局有關方面18日在接受“中國網事”記者采訪時作出最新回應:
1、繼海洋環境保護司16日再次約談康菲公司主要負責人并令其于8月31日前徹底封堵并清除海面溢油后,17日又再次約見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的主要負責人,督促其加強康菲公司的監管,及時告知公眾污染產生的危害以及相關信息。
2、海洋局早已對蓬萊19-3油田B、C平臺的溢油事故進行立案,依法對康菲公司一段時期以來的生產作業、溢油應急、風險排查的關鍵環節進行全面調查取證,并請各方面專家進行研究論證。目前調查取證工作已接近尾聲。
3、16日北海分局已經開始向全國征聘律師服務團隊,月底前將完成委托代理協議簽訂工作,并將適時提起訴訟。由于蓬萊19-3油田還未徹底封堵漏油點,對今后造成的海洋環境污染,將另外評估,進行生態索賠。
4、海洋局專門制定實施了《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海洋環境監視監測與評價工作方案》,部署專門力量在所轄海域和岸線巡視監視并及時采集溢油樣品送檢分析,在第一時間將陸岸溢油信息報送當地政府,及時向社會公布相關信息。
(記者點評)渤海溢油事故發生已有數月,時至今日,不僅溢油仍未徹底控制,而且油污清理進展緩慢,損失認定和賠償似乎在近期也無法實現。國家海洋局、中海油對康菲公司在溢油事故中的監管、追責、以及信息發布始終無法和公眾期待一致。這不但給了康菲繼續在中國“耍橫”的底氣,也使得受害者維權之路難上加難。政府部門監管不力后暴露出的是現行法律體系中海洋污染法律法規不健全、環保污染懲處力度偏軟、公益訴訟的缺位。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