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聲中的糾結--傳統民俗遭遇新一輪質疑
爆竹聲中的糾結——傳統民俗遭遇新一輪質疑
23日零時,在300米高的國貿三期80層俯視京城,五彩繽紛的焰火使除夕之夜呈現出“火樹銀花不夜天”的景象。記者陳杰孫純霞攝
漫畫:難以入眠 新華社發 趙春青 作(資料圖片)
龍年春節,震耳欲聾的鞭炮和絢麗綻放的煙花,烘托著喜慶熱鬧的節日氣氛。與此同時,經歷了幾個解禁的春節后,“過年放炮”的古老年俗,在今年重又成為公眾巨大的心結,遭遇了新一輪涉及安全與環保的質疑。
除夕零點北京離地20米噪音達104分貝
為了直觀掌握除夕之夜燃放煙花爆竹的噪音,記者攜帶便攜式分貝儀進行了對比測試。
1月21日下午,記者在北京交通流量比較大的官園橋旁測試,車來車往的西二環的噪音在70-80分貝。
1月22日即除夕的17時,在北京陶然亭附近一個安靜的居民區內,環境噪音在50分貝左右。18時20分,鞭炮聲陸續響起,小區內的噪音迅速上升到70分貝左右,一些“重量級”的花炮爆炸后,噪音達到94分貝。雖然距離很遠,但一些大型花炮炸響后,記者能感覺到強烈的震動,小區內不少車輛的警報器也被震響。
龍年鐘聲敲響時,北京城燃放煙花爆竹也達到了除夕全天的最高峰。記者在西直門附近一座樓房的8層測試,燃放高峰到來后,室內的電視聲、說話聲全被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壓住,在關緊門窗的條件下,室內噪音最高達到94分貝,平均在85分貝以上。當記者將分貝儀伸出窗外,雖然距離地面有超過20米的距離、樓體附近沒有燃放煙花爆竹,但儀器顯示的數值還是迅速飆升,最高值達到104分貝。
“我們家的貓嚇得直撓門,魚缸里的熱帶魚不停地撞魚缸。”家住附近的金女士告訴記者。
北京市朝陽醫院耳鼻喉科主任王寧宇介紹,一般人說話的音量在40-60分貝,“感覺比較舒服”,達到85分貝以上就進入了“不適閾”,“90分貝以上就是通常說的噪聲,可能對聽覺造成損壞”。
“測試中在8層樓都達到104分貝,已經達到強噪聲的級別。舉個簡單的例子,噴氣式飛機發動機工作的時候,機艙外面的噪音不過120分貝。”王寧宇介紹:“長時間在噪聲中,會對人的聽覺造成傷害。這就是在鍛造車間、機場等強噪聲環境下工作的人員,必須佩戴聽力保護裝備的原因。”
同時,劇烈的爆炸聲還可能造成人心慌、胸悶、急躁等癥狀。“近距離內突然爆炸的‘大號’爆竹產生的沖擊波還可能導致人鼓膜穿孔,嚴重者會導致內耳損傷。”王寧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