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聲中的糾結--傳統民俗遭遇新一輪質疑
昨天凌晨,西城消防支隊西直門中隊的戰士在火警現場作業。新華社發
資料圖片來源:京華時報
網民驚呼PM2.5數值要“爆表”
正月初一2時,北京街頭已經歸于平靜,只有零星的爆竹聲響起。無論是在露天還是在車輛、房間里,記者都可以聞到明顯的火藥味道。驅車走在路上,白天還是晴朗的天空此時如突降霧霾。記者注意到,剛剛清洗過的車身上,一層塵土清晰可見。
“除夕夜北京空氣中PM2.5濃度兩小時漲10倍”“除夕夜煙花爆竹致北京PM2.5升高50倍”……北京的PM2.5數據成為龍年第一天備受公眾關注的焦點之一。
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副主任趙越告訴記者,因為受到燃放煙花爆竹影響,北京市除夕夜的空氣質量明顯變差。
24小時滾動播報的車公莊站PM2.5研究性監測數據顯示,從22日19時以后,PM2.5的濃度開始升高,凌晨1時到3時間,每立方米均超過1000微克,其中凌晨1時達到峰值,最高小時濃度在每立方米1593微克。直至23日7時,濃度值才從每立方米幾百微克降至每立方米40微克。“PM2.5要‘爆表了’!”網民驚呼。
專家指出,燃放煙花爆竹會直接導致大氣環境污染問題。煙花爆竹里含有大量硝、硫磺等助燃性材料,燃放后,很多細小顆粒物、二氧化硫等化學顆粒物以及鎂、銅、銫、鍶等稀有金屬顆粒物都會留存在空氣中。由于燃放煙花爆竹,北京的各項顆粒物污染濃度會頻現峰值。
王寧宇告訴記者,燃放煙花爆竹除了會造成耳外傷、噪聲性耳聾等損傷外,還可能加重過敏性鼻炎、哮喘、肺氣腫、支氣管炎等患者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