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政府域名遭搶注調查 搶注者偽造工信部批文
10多個政府部門的預留域名被搶注,是誰偽造政府印章和公文做到這一切?
互聯網域名投資人鄭敏杰一直在追索這個問題的答案。
近年來,他向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認證的域名服務機構申請注冊包括fuzhou.cn、chongqing.cn在內的數千個域名,卻被告知這些域名為政府部門或特殊號碼預留域名,限制注冊。
然而,他偶然發現,這些被限制注冊的域名,接二連三遭人搶注,而搶注者并非政府部門。
鄭敏杰憤而向法院起訴,結果發現,包括天津、南京、重慶、廣州等10多個市人民政府及政府部門的域名注冊材料是偽造的,神秘方通過偽造政府印章公文成功注冊政府預留域名,為了通過注冊,注冊人甚至偽造了國家工業與信息化部(以下簡稱“工信部”)的批文。
由于這些行為已涉嫌觸犯刑法“偽造國家機關公文印章罪”,一些政府部門在回應中同時表示已經向公安機關報案。
域名搶注的背后是巨額經濟利益。有時候,一個域名能賣出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的天價。究竟是誰偽造了政府印章和公文搶注了這些預留域名呢?
政府域名被搶注后露出馬腳
浙江象山人鄭敏杰雖然只有高中文化程度,但他是中國第一批網民。1995年,此前一直從事打字復印的他開始接觸網絡。鄭敏杰的網名叫“網精”,他也自稱“有點小聰明,悟性好”,很快就看到互聯網中的商機。
2005年,做.com域名投資未成功后,鄭敏杰轉戰CN域名,他注冊了一系列單字母的CN域名,其中T.CN賣得最高,獲利11萬元。
CN域名投資競爭也很激烈,2005年,3個字母組合的CN域名被搶注一空。后來,鄭敏杰瞄上了一些特殊域名,如“tianjin.cn”、“114.cn”等。然而,這些域名都被CNNIC告知是預留域名,限制注冊。
CNNIC的說法確實于法有據。原信息產業部2004年頒布的《中國互聯網絡域名管理辦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為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眾利益,域名注冊管理機構可以對部分保留字進行必要保護,報信息產業部備案后施行。”
2002年12月,CNNIC發布的《關于CN二級域名注冊實施方案的通告》也稱,為了保障域名系統的穩定性和可延展性,保護公共利益,對部分詞匯采取限制注冊措施,包括“市級以上行政區劃的全稱、正式簡稱”和“部分特殊電信號碼資源”。
tianjin.cn等城市漢語拼音的域名和114.cn等特殊號碼資源就屬于此類。
鄭敏杰想注冊而不能注冊的類似域名有1000多個。鄭敏杰有個軟件,能對域名的注冊狀態及時搜索,他習慣每周看一下自己想注冊的域名有沒有新變化。
2011年11月的一天,他發現114.cn被注冊了,他很詫異,但接下來,在很短的時間內,又陸續有預留域名被注冊,加上之前被注冊的tianjin.cn等,他發現一共有18個預留域名被注冊。
tianjin.cn域名的注冊材料顯示,注冊人單位為“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注冊人“牛艷英”。
鄭敏杰很好奇,究竟是誰注冊了這些域名呢?真是相關政府部門及機構嗎?他到域名查詢網站搜索,結果發現了蹊蹺:首先,這些域名大都是通過廈門三五互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五互聯公司”)注冊的;其次,這些域名留下的電子郵箱,明顯帶有專為注冊域名而臨時申請的痕跡。
鄭敏杰敏銳地感覺到其中有可疑之處,他質疑,在這一年多的時間內,為什么CNNIC沒有對相同時間段注冊的17個域名進行主動審核?
于是,他根據《中國互聯網絡域名管理辦法》規定的域名注冊遵循先申請先注冊的原則,從2011年11月起,陸續向廈門市思明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將三五互聯公司列為第一被告,CNNIC列為第二被告,相關政府部門列為第三被告。
鄭敏杰請求法院支持他擁有這些域名。他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也不諱言無論是打官司還是接受媒體采訪,都有個人利益在里面。
記者也了解到,在過去數年中,鄭敏杰為多個域名打了上百個官司,他經常起訴CNNIC和多家注冊商,訴訟請求大多是為了擁有某些域名。由于官司多,在網絡上也有一些對他的非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