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天祥老人每天給老伴讀晨報
“當你老了,頭白了,睡意昏沉/爐火旁打盹,請取下這部詩歌/慢慢讀,回想你過去眼神的柔和/多少人愛你年輕時歡暢的容顏/愛慕你的美麗、虛榮或者真心/只有一個人愛你那朝圣者的靈魂/愛你衰老了的皺紋/垂下頭來,在紅光閃耀的爐子旁/凄然訴說那愛情的消逝……”——《當你老了》/葉芝
昨天是5月20日,滿街婚車,“5·20”便成了年輕人選擇舉辦婚禮的吉日。當新人們沉醉在終成眷屬的喜悅時,家住南京玄武區孝陵衛,一對攜手并肩風風雨雨走過80年的老夫妻,雙雙迎來了百歲壽辰,而女壽星還是一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
熱鬧家庭
四世同堂,最小的剛剛周歲
昨日傍晚6時許,南京市玄武區經五路上某大酒店宴會大廳,張燈結彩,一幅百壽圖懸掛在大廳正中央,從四面八方趕來的百余名親朋好友歡聚一堂。當主持人宣布一對百歲老人生日慶典開始,宴會廳門打開,身著唐裝的百歲老人葉天祥推著坐在輪椅上的、同為百歲的老伴徐素英老人走進大廳。兩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像走進婚姻殿堂的一對新人那樣,微笑著向大家招手示意,大廳內頓時掌聲雷動。
“百歲高齡的兩位老人,身體竟如此健康!”在大家的贊嘆聲中,兩位老人穿過人群在前臺入座,“咔嚓”一聲,一張全家福將幸福定格:滿堂子孫簇擁在這對老人的身邊,齊刷刷地向老人賀壽,兩位老人開心得熱淚盈眶……
老人的四兒子葉東先生說,老父親和老母親一生不容易,老人共育有兒女一共9人,4個兒子5個女兒,其中有兩個姐姐在很小時已不在人世了,如今老人的大女兒已經70歲,最小的重孫剛剛一周歲。當記者問起大家族共有多少人時,葉東先生有點為難了,“這個我們還真沒有算過。”
這個問題顯然激發了大家的好奇心,大家拿起紙筆開始算了起來。“這次還有老人子女是從美國、澳大利亞等地趕回來的,算上一些來不及趕回來的,算來算去,家里一共有45人。”
風雨歲月
南京大屠殺中,她保住一命
100歲的葉天祥老人依然很健談,他說,他與老伴都是地地道道的老南京人。20歲那年,在“親上加親,父母之命”下,娶了姑表姐、比他大一個月的老伴徐素英,至今已經結婚整整80年了。老人說,兩人在一起的80年里,他欠老伴太多太多了。
“年輕時,我是一名軍人,與老伴聚少離多。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時候,老伴與祖父和叔祖父在逃亡時,叔祖父不幸遭到了日本人屠殺,祖父受傷,而老伴逃到了金陵女子學院才保住一命,她成了一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葉天祥老人說,直到抗戰勝利,他才與老伴徐素英相聚。1949年南京解放前,葉天祥老人回到了南京,從此他與老伴安心地在南京生活至今。
采訪中,葉天祥老人不時和記者聊幾句,老伴徐素英老人則坐在一側不說話。當記者要求為兩位老人拍張合照時,葉天祥老人拉著老伴徐素英的手喃喃地說著什么。突然,徐素英老人甩開葉天祥老人的手,撅嘴生起了氣。見狀,他們的兒子、女兒和兒媳無奈地笑了。“他們呀,就像一對少年夫妻,偶爾會拌嘴吵架,不過,吵過就和好,從不記仇。”老人的兒媳胡蘇華說。
隨后,葉天祥老人拉著老伴徐素英的手,頭輕輕靠向了老伴。記者看到,徐素英老人這才露出孩子般的笑。見狀,葉天祥老人握著老伴的手更緊了,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