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朝清
詞典不是搜狗輸入法
《現代漢語詞典》是我國使用最廣泛、最權威的工具書之一。現在,新版《現代漢語詞典》上市,詞匯量也是大大增加,從第5版的6.1萬增加到了現在的6.4萬。這體現了《現代漢語詞典》與時俱進的特點,更體現了一本工具書應用的文化責任意識。
對于“剩男”、“剩女”等詞語并沒有收錄進《現代漢語詞典》一事,許多網友認為是在粉飾和掩蓋社會問題,是為了營造一個虛偽的社會。而官方給出的理由“不夠尊重人”似乎也很單薄牽強。對此,筆者倒有些不同的看法——我們不能再求《現代漢語詞典》把所有的網絡用語都能收錄進來,一些網絡詞語還需要時間的沉淀。
《現代漢語詞典》是一個答案。這個答案不能給用者提出新的問題,讓用者越查越亂。《現代漢語詞典》不是網絡中每天必定一更新的輸入法,《現代漢語詞典》每增加一個新詞匯,編纂方必定有深入的考量。不是所有的網絡熱詞都能入選《現代漢語詞典》。
“剩女”、“剩男”沒有收錄,不妨礙我們在網絡之中繼續使用,也不妨礙用搜狗輸入法以單拼的方式將之拼出來。如果一個詞匯擁有強大的生命力,即便沒有收錄進詞典,也會在社會上和網絡上擁有很大的市場。“剩女”、“剩男”如果還能在網絡中風靡五六年,相信第7版《現代漢語詞典》也會將之“招致麾下”。我們不妨從“剩女”、“剩男”未收錄看一看《現代漢語詞典》的原則性。要知道,和一些有問題網絡用語尤其是“火星文”保持距離,是保護漢語文化的責任擔當。
沒有新詞匯的收錄,漢語文化的發展就不會有進步的載體。收錄那些能反映時代特點的詞匯,體現了工具書本身應該有的社會責任感和文化責任意識。作為中國最受歡迎的普及性工具書,《現代漢語詞典》承擔起了它本身應該擔起的社會責任,也承擔起了對于流行文化的基本甄別責任。這不僅是《現代漢語詞典》能夠做到的,其他文化書籍、工具書也應該做到。
王傳濤
陶小莫/圖
-三言兩語
●如果《現代漢語詞典》一味追求所謂新穎和熱門,未免下里巴人,更顯治學不嚴謹。
——吳敏
●憑什么我們剩女到處被拒?
——李佳佳
●盲目收錄熱詞的背后是文化的浮躁,是對文化生命力失去了信心所表現出的囧態。
——吳天藍
●2002年5月《現代漢語詞典》(增補本)有過一個創舉,將當時出現的一系列新詞匯用“粉紅色”的紙張標注出來,成為美談,那反映了漢語的博大和兼容。今天,卻有些畏首畏尾了,這未免讓人遺憾。
——姜伯靜
●字典、詞典一類的工具書,不必弄成“流行語發布平臺”或“熱詞總匯”。
——何勇海
●工具書就是工具書,不必承擔也承擔不起過多的額外職能。無論你收不收,剩男剩女就在那里。
——溫國鵬
來源:北京晨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