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聲音
王楠(餐廳經理):我上班坐13號線換2號線比較多,偶爾也會坐10號線,其實10號線也很“恐怖”,我前幾天早高峰坐了一次,等了3趟車才擠上去。是不是地鐵列車還是太少?下半年還有加車計劃嗎,列車發車間隔還有空間再縮短嗎?
7月17日 晚高峰 (4號線→2號線)
記者周二下午去感受了一下下火車客流和下班客流雙面夾擊的晚高峰。下午4時15分,記者來到北京南站站B入口,這里兩臺安檢閘機約有七八位安檢員在崗。從4時15分到將近5時,安檢排隊客流從未間斷,目測六成以上乘客帶著大小行李箱。
在4號線高峰時段的北京南站站的站臺上,記者看到人群中,帶小孩兒的乘客和外國乘客比其他線路的比例也明顯多, 4時50分左右車輛駛入時,車廂內還很空,甚至有空座兒,但站臺上客流涌入后,車廂內立刻滿滿的。
5時左右記者來到宣武門站換乘2號線,隨著客流來到換乘通道,通道較窄,客流塞滿通道緩慢挪動,上臺階去2號線站臺層時,記者前頭緊挨著一位乘客肩扛的大行李包,身后乘客手推的大行李箱則重重磕疼了記者的腳踝骨。
5時30分左右,每個車門等待區約有30多位乘客等待,不寬的站臺站滿了人。記者擠進前往崇文門方向的列車,車輛到達時車廂里不算擁擠,4號線換乘客流一來,帶行李箱的乘客和下班乘客立刻又把車廂塞滿。到達建國門車站時,大量客流去換乘1號線,2號線車廂立刻輕松很多。
乘客聲音
豆豆(打工者):各個火車站等重要交通樞紐今后會不會設地鐵的直達快線啊,我們這些打工人員逢年過節拖著大行李來回換乘地鐵十分不容易,我看報紙上說過,北京站和北京西站地下在修一條聯絡線,不知道以后和南站能連上不?
北京地鐵運營公司新聞發言人:地鐵運行間隔已經達到極限
在運力條件有限的狀況下,北京地鐵公司首先保證廣大乘客安全、準時出行,實現“走得了”。高峰時段列車采取最大運力配備,同時在重點車站站臺安排工作人員和引導員維持客運秩序。
1號線客運量大增
地鐵1號線目前日客運量始終保持各線之首,平日日均客運量155萬人次。1號線客運量出現較大增長,同比增幅達11%左右。從空間上看,進站量主要增加在四惠-復興門區間各站,其中大望路站增幅最為明顯,達到25%,日均增加進站量近2萬人次。換乘量方面1號線換乘量同比增幅十分明顯,達13%左右。
骨干線運行間隔達極限
為緩解列車擁擠情況,地鐵公司一是提高車輛、設備的維修質量,增加安全可靠性。車輛、設備單位在早、晚高峰等重點時段安排技術骨干在運營一線盯守,隨時處理可能出現的車輛、設備故障,確保運行秩序良好。二是繼續縮小列車運行間隔,提高運輸能力。2007年以來,公司已27次縮短不同線路的列車最小間隔。目前,各城中區骨干線路列車最小間隔已基本達到極限狀態,可再次縮短的空間不大。三是加強客運疏導,嚴格執行必要的限流措施,確保運營安全。四是積極做好應對惡劣天氣的準備,落實汛期工作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