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7%的人建議完善定損機制
“半個月以來我為理賠的事跑了快10次,因為請假已經扣了不少工資,人也瘦了兩公斤。”張安超說,雖然現在理賠的事情基本解決,保險公司已經簽了全損協議,但他感覺維權真是太難了。
如何改善車險理賠問題頻發的狀況?調查顯示,73.8%的人期待保監局加強監督引導;70.7%的人建議保險行業協會和監督部門統一行業標準,完善定損機制;59.6%的人希望保險公司主動承擔責任;47.6%的人建議車主堅決投訴維權;47.3%的人建議保險公司健全投保項目,全面覆蓋車輛風險;37.8%的人建議保險公司加快定損,提高工作效率;30.1%的人建議車主認真了解險種,合理投保。
顏丙杰認為,車主在權益遭受損害后,一定要堅決維權。在解決方式上,他建議爭取和保險公司協商解決,以求提高理賠效率,節約成本,降低車主財產損失。
“保險公司要盡最大的努力使保險條款的內容、措辭清晰,這是減少保險糾紛的根本。”曾立新認為,國內保險公司應當學習外資公司的經驗,改變粗放的經營模式。監管部門應當鼓勵獨立公估機構的建立,同時主動設想消費者可能會遇到的困惑,宣傳投訴渠道。保險消費者要加強自我保險意識的教育,主動了解保單條款和合同義務。
上述保險公司工作人員說,希望有關部門能在統一行業標準的基礎上,給予保險公司更多的自主權,讓費率自由化。這樣一來,保險公司一方面可以通過良性競爭獲得利潤,奠定理賠的基礎;另一方面也能增強產品個性化,提供更合適消費者的服務。
上述保險行業資深人士認為,保險行業需要建立在誠信之上發展。保險公司應該考慮長遠利益,在客戶投保時認真說明彼此義務,仔細解釋理賠條款;出現保險事故后,應該切實履行合同責任。有關部門的監管不能一刀切,對效益好的公司,可以允許其降低費率;對賠付能力有問題的公司,應責令其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