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那你喜歡北京嗎?”
“喜歡啊!”
“喜歡北京什么呢?”記者追問。
想了好久,丹丹反問“那你喜歡北京什么?”
后來,丹丹告訴記者,她喜歡北京的自由,覺得在這里活得再苦心情似乎都比家里好。這里還有那么多的霓虹燈,看著就挺好的,雖然那些地方自己從來沒有去過。她也喜歡北京的車,什么車都能看到,而她已經(jīng)基本上把所有品牌的車都能認出來了。未來,能有一輛自己的車,便是最大的夢想了。可以聽得出來,說到這個話題,一直都少語的丹丹,開心了很多。
“哎,也就是想想,都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實現(xiàn)。”在暗夜的花園里,丹丹最終還是嘆了口氣, 為這個理想總結陳詞。
這個夢想,對丹丹這樣的女孩來說,似乎真的就只是夢想。17歲女孩,衣柜里只有幾件簡單的T恤,除此別無他物。
曾經(jīng)有一個機會,有人介紹丹丹去王府井一個百貨公司做賣珠寶首飾的銷售員,但最終因為每天固定的上班時間而放棄了。“我走了,爸爸和媽媽兩個人做灌餅就太累了,根本忙不過來。”盡管和很多女孩子一樣,也希望能夠有更好的工作環(huán)境,但孝順的丹丹還是掐滅了那個“自私”的念頭。
“想過自己以后的生活嗎?”
“哎,想也沒用。”這一次,丹丹回答得很干脆。
“但你不可能一直只賣雞蛋灌餅啊?”
“那你說,我還能干什么?別的都不會啊!”一句反問,倒讓記者有點氣結。
沉默……
談話的氛圍有點僵住了,再問下去,無疑是殘酷的拷問,記者沒有勇氣繼續(xù)了。
“雖然你現(xiàn)在還小,但以后總會嫁人嘛,那你希望找個什么樣的人呢?”好吧,那我們就說點輕松的、有希望的話題吧。
“沒什么太高的要求,只有一點,孝順。不孝順不行,要孝順他自己的父母,還有我父母。”這一問題,顯然丹丹真的認真考慮過,才會那么肯定地回答。
丹丹的迷茫在那張17歲干凈略帶稚氣的面容上,總是會讓人看著有點心疼。她沒有更多的技能,她沒有找到可以依賴的某個好單位來表現(xiàn)自己的吃苦耐勞,她更沒有那些雄心勃勃地追求成功的幻想,有的,只是能夠“管住嘴”并賴以生存的灌餅攤。她認了這樣的生活,心里倒也踏實,幾乎不奢望什么,因此也從不痛苦,從不抱怨。
17歲的女孩丹丹,會在北京一直賣雞蛋灌餅嗎?
■本報記者 李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