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普通大豆為何不敵轉基因大豆(求證·探尋喧嘩背后的真相)
預計2012年我國大豆總產量低于1000萬噸,進口大豆接近6000萬噸
中國曾是大豆出口大國,但最近10年來,卻出現(xiàn)了大豆進口量猛增、國產大豆面積減少、大豆主產區(qū)加工企業(yè)停工甚至破產等現(xiàn)象。國產大豆面臨怎樣的困境?國外如何推動大豆出口?我國大豆產業(yè)應當如何發(fā)展?就這些問題,人民日報“求證”欄目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大豆種植現(xiàn)狀如何?
【調查】 價格低、銷路差、播種面積逐年縮減,預計今年大豆自給率低于15%
劉清財是黑龍江省綏化市明水縣崇德鎮(zhèn)民主村的豆農,今年種了30畝大豆。這個面積較往年少了很多,劉清財告訴記者,主要原因是大豆價格低、銷路不好。“玉米每畝可以收1300—1400斤,濕糧的價格是8角至9角錢一斤,投入大約500元。大豆一畝地可以收260—300斤,價格是2元零幾分,投入接近300元一畝。”里外里一算賬,種玉米比種大豆每畝要多掙約300元。
據(jù)了解,前些年,明水縣大豆種植面積最多時超過40萬畝,今年才4萬畝,不到高峰時的1/10。“老百姓按照市場規(guī)律,大豆種的少”,明水縣農委副主任王立春說,玉米銷路好、價格高,加上不斷采用新技術,增產明顯。
黑龍江省大豆協(xié)會副秘書長王小語說,近幾年黑龍江的大豆播種面積顯著縮減,2010年播種面積為6400萬畝左右,2011年縮減到5100萬畝,2012年估測不到4000萬畝。
中國大豆行業(yè)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劉登高介紹,全國的情況也是如此。我國大豆種植面積最近幾年一直呈現(xiàn)縮減趨勢,預計今年將下降到1億畝以下,總產量將低于1000萬噸,大豆自給率將低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