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區域煤炭總量控制是關鍵
2012年12月5日,國家環保部發布了《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要求全國涉及近14%國土面積的47個城市到2015年前,完成PM 2.5下降5%的指標;對于空氣污染達不到國家標準的城市,必須編制空氣污染達標規劃。
2012年,PM 2.5治理更是被列為北京市的“一號實事”,6月1日,北京市的汽柴油執行京標準,首次規定了顆粒物的排放限值。在12月頒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規劃中,“十二五”期間,全國重點區域PM 2 .5年均濃度要求下降5%,而北京則是15%。與此同時,在中國過半的PM 2 .5超標的城市里,至今只有北京明確提出了PM 2.5在2030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的治理時間表。
但專家表示,《規劃》里5%改善目標的制定是按照重點區域煤炭消費在“十二五”期間增加30%、機動車增加50%的假設來計算的按照這樣的增長速度,即使采取最嚴格的污染排放標準(即末端污染治理技術),未來五年重點區域PM 2.5的下降目標僅能達到5%。面對多個城市超標數倍、公共健康代價巨大的現實,這樣的煤炭消費增長、機動車增加趨勢意味著達標路漫漫。
“按照近期頒布的國家規劃,中國大部分超標城市需要至少20年把空氣質量治理到國家二級標準。這意味著下一代人要繼續時刻暴露在高度威脅健康的污染中,而中國的公眾等不起20年。”周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