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養難在領養人要求高
記者:多數收養家庭認為,現行的收養法門檻過高,你如何看待?
童小軍:事實上,我們的收養法所限定的收養條件并不高,但家長在收養孩子的時候,提出的條件很苛刻,包括長相、智力、血型、星座、屬相等。
記者:外國人從中國領養的孩子大部分是有特殊需求的,但在我們國家并不是這樣的情況,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什么?
童小軍:我們現在促進孩子擁有家庭的服務并不規范,從理念上講,國內家庭收養孩子更多的是考慮收養人的需求,孩子的未來是其次的。
而國外的收養人,會在考慮自身需求的同時,兼顧考慮孩子的未來,并且有相當數量的收養人純粹就是為了仁愛,幫助生活困苦的孩子,他們希望通過收養,讓這些孩子獲得幸福和健康成長。國外這樣的領養家庭比國內多得多。
記者:在收養過程中,我們是不是也存在缺失的地方?
童小軍:我們沒有專業人員對這些領養家庭進行專業評估,包括領養前對領養家庭和孩子的評估和準備、領養過程中的協調,以及對孩子進入領養家庭之后的追蹤及監督。
記者:官辦福利機構與民間福利機構相比,在養育孤兒方面,哪個更有優勢?
童小軍:從權力責任的角度,政府絕對占有優勢。但是,這個判斷的前提是無論官辦還是民辦,都是從兒童的利益出發的。在這個問題上,政府有責任。
如果不是官辦機構,就應該對民間機構進行管理和監督,包括對開辦資質的審核和對養育服務品質的監督,應當分清楚在孤兒養育領域里政府應當承擔怎樣的責任,社會如何參與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