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專門改名叫羅郗
盡管4年多沒有見面,昨日早晨7時50分許,當小羅郗一家人從武漢火車站走出來時,還是一眼就從眾人中,認出了已變胖、變白的郗二平。小羅郗更是從遠處跑來,一把抱住郗二平的腿,脆生生的不停地喊著“干爸爸好!”
奶奶王英笑著說,大地震發生后,郗醫生去救他們時,又黑又瘦,現在長好了,他們一家都很高興。
王英回憶,郗醫生與4名戰士找到他們一家時,媳婦余麗芝高燒39℃,產后感染越來越重,而孫子明顯營養不良。經簡單急救后,因山中醫療條件有限,郗醫生說必須立即將母子送大醫院搶救。當時,他們聯系來一架直升機后,因擔心孩子在飛行途中發生意外,郗醫生還親自抱著她的孫子登機,并將她的孫子安全護送到成都的一家醫院。在醫院,郗醫生還掏光了身上僅有的550元錢,一把塞到她的手中,讓她給孫子買奶粉吃。隨后,他才重返救援前方。
“我們把郗醫生當成了我們家的大恩人,一直銘記在心。”王英說。一個多月后,郗二平又輾轉找到他們,并買來奶粉等看望受災的一家人。
經商議,樸實的一家人決定將孫子的名字由“羅一梓”改為”羅郗”。“孩子的第二次生命是郗醫生和解放軍給的,并讓小羅郗認郗醫生為干爸爸。”
醫生與災區的不了情
抗震救災任務結束后,郗二平對災區的牽掛之情,一直沒有變。每年的春節、小羅郗的生日,以及六一兒童節時,他不僅常常打電話,問候小羅郗一家,還時常寄去衣服、玩具。到今年,郗二平已給小羅郗寄去1萬多元。
在羅家,王英說,家里最珍貴的要數幾張郗醫生與孫子的照片。
從孫子會說話起,奶奶就告訴他,在武漢,有一個救過他命的干爸爸。孫子慢慢懂事了,似乎也與一直沒見過面的干爸爸特別親:晚上睡覺前,他都要抱著干爸爸的相框親一下。
為感謝救命恩人,羅家在2012年初就養了兩頭豬,為的就是年底能夠給郗醫生送來山里的土豬肉;平時,爺爺會上山采野山筍,晾干后一斤市值七八十元錢,可他們沒舍得吃也沒有舍得賣,專程帶來給了郗醫生。“救死扶傷是我們的責任,從沒想到他們那么感激。”郗二平說,小羅郗活潑可愛特別令他牽掛,這幾年他一直想到四川去看看這個干兒子,但有好幾次買好了火車票,又突然臨時接到任務而取消。
他去不了,羅家人就決定舉家來武漢“省親”。聽說干兒子要來看他,郗二平清早4點鐘就起床,專程趕到武漢火車站去接羅郗一家。“干爸爸,我給你帶了好吃的。”小家伙手里捏著4顆平常自己最喜歡吃的桂圓,一路從四川捏到武漢舍不得吃,一看到郗二平就直往他嘴里塞,郗二平頓時覺得甜到了心底。(楚天都市報記者舒均 陳媛 通訊員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