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先生:
這錢到了《購物導報》,除了有時候要抵扣一些報社該交的一些費用,實際上還是他的,還是他的,然后轉到他個人卡里面。
解說:
李德勇已經完全把這種斂財方式當成了致富的手段,這樣的營生收入可觀,說起這個李德勇十分得意。
李德勇:
我跟你說干哪一行不如干這一行,就是這么簡單,我們就是這么認為的,干哪一行不如干這一行。我去年4月份一個月掙兩輛車,這兩輛車都是去年4月份買的。
解說:
李德勇這樣的人無疑是記者隊伍中的害群之馬,他與《購物導報》究竟是什么關系還有待調查,如果他真是《購物導報》的記者,那么這就暴露出了個別媒體在管理上的漏洞。如果作為媒體處于利益驅動,聘用這樣的人員,甚至還在非法創收中分一杯羹,那么這就意味著這家媒體已經將道德和責任完全拋在了腦后。
張泉靈:
我們看到李德勇不是一個人在活動,他帶領著一批假記者四處招搖撞騙,而讓李德勇這些人如此膽大氣粗,起重要作用的還有這個東西記者證。我們知道辦理記者證需要一套非常嚴格的審批手續,那么李德勇手下這些假記者手中的記者證又是怎么來的呢?
解說:
記者到李德勇這兒后不久,他就開始游說說,可以幫著辦個記者證。
李德勇:
你拿著記者證可以在全國各地去監督各個部門,就是這么個東西了。
解說:
據知情人蔡先生介紹,李德勇除了持有《購物導報》的記者證外,自己還有多個其它媒體的記者證,而且他還能給其他人辦證。記者看到他給蔡先生辦的就是名為《中國新農村月刊》雜志社的記者證,給這位小劉辦的是名為《中國法制監督網》的記者證。另外,他的妻子、兒子、兄弟等人也分別持有不同媒體的記者證,這些記者證都有個特點,看上去來頭都不小,動不動就帶著“中國”或者“中華”的頭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