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讓:硬座;第二讓:臥鋪;第三讓:乘務員休息室
“沒想到,買站票睡上了臥鋪,謝謝河南的好人!”昨日下午6時40分,一列成都開往鄭州的火車到站了,一名83歲的老太太平安到達鄭州。一天前,這名老太太和女兒僅因買的是站票,在車廂內險些被“擠暈”,倆河南小伙見狀趕緊讓出臥鋪,而兩名乘務員又將自己的員工休息床鋪讓給倆河南小伙。成都至鄭州行程1600多公里,需24個小時車程,“連環讓鋪”這一幕感動了不少人。
河南兩個小伙子向八旬老太太讓出臥鋪
A
前天下午6時24分,在從成都開往鄭州的K746次列車上,83歲的老太太李素珍在女兒的陪同下擠上了10號車廂。李素珍的女兒剛讓母親坐在一個空座位上,持有該座位車票的乘客就來了,但這名乘客讓老人繼續坐在座位上。此時,一名乘務員正好經過,見老人母女倆僅有站票,就向車長谷堯鑫報告。
谷堯鑫車長將老人列為重點旅客,要求乘務員為老人盡快找到更為舒適的臥鋪,但此時臥鋪車票已全部賣完,乘務員就近向14號臥鋪車廂乘客介紹了情況后,車廂內一名濮陽小伙和一名南陽小伙主動讓出臥鋪。老人和女兒得知后十分高興,但因硬座車廂人多擁擠,老人要從10號車廂穿越到14號車廂又成了一件難事。此時,與老人同一車廂的兩名年輕人背上老人,穿過擁擠的車廂走道,終于將老人送到14號車廂(右圖)。
火車乘務員又向兩個河南小伙子“讓鋪”
B
昨日下午,記者聯系上了李素珍的女兒,她告訴記者,母親家住四川綿陽,老人的兒子和兒媳前不久因病過世,無依無靠,她要帶母親到河北定州一起生活,計劃先到鄭州然后轉火車到定州,但因走得急僅買到站票,本想上車補一張臥鋪票,但是上車后臥鋪已經賣完。
李素珍的女兒對記者說,“我母親83歲了,她從來沒出過遠門,身體也不太好,剛才在硬座車廂都快被擠暈了,真讓人擔心,感謝河南的好心人,感謝好心的乘務員和乘客們的幫助!”
對于讓出臥鋪的舉動,兩小伙都認為“沒什么”。其中的劉先生說:“硬座車廂實在太擠了,別說一個老太太了,年輕人擠在那里都不好受,上廁所買東西什么的都不方便,應該幫幫她們。”
“幫別人其實也是幫我們自己,我們都有老的時候,我們也都有帶老人出門的時候。”另一名“讓鋪”的王先生說,“我們年輕力壯,從成都站著過來,沒啥大問題。”
兩名河南小伙“讓鋪”不久,兩名乘務員就找到了他們,將他們安置在乘務員休息室的臥鋪上。王先生告訴記者:“乘務員沒了休息的地方,只能坐在椅子上休息,讓我們心里很感動。”
昨日下午,記者聯系了K746車長谷堯鑫,他告訴記者,83歲高齡的乘客在長途火車上很少見,從成都到鄭州1600多公里,需24個小時。我們為她倆提供送飯、倒水等幫助,并提前聯系鄭州火車站在老人轉車時提供幫助。“如果不是乘客、乘務員和一些好心人的幫助,很難想象一個高齡乘客的旅途有多艱難。”谷堯鑫說。大河報 □見習記者朱建豪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