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成都一女士報案稱,晚上把車停在路邊,等辦完事一看,車鑰匙還在,但車卻被已經被偷走了。經當地公安部門的偵破發現,犯罪分子盜竊使用的就是所謂解碼器和干擾器。專家介紹,有了解碼器,盜賊偷一輛車,一分鐘就能得手。
日前,在公安部的部署指揮下,全國20多個涉案省區市開展了打擊制售、利用解碼器、干擾器盜竊汽車及車內財物的“7·30”專案統一收網行動。打掉犯罪團伙101個,繳獲贓款贓物折合人民幣1200余萬元。
去年7月,廣西南寧警方在偵破盜竊車內財物案件時發現,犯罪嫌疑人使用的作案工具都是從廣州吉安電子公司進的貨,于是,南寧警方順藤摸瓜,在廣州警方的配合下,找到了隱藏在白云區的一個經銷解碼器、干擾器的窩點。
今年,3月10日一大早,廣州警方多路出擊。廣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三大隊政委李維宏:
李維宏:我們經過幾個月的縝密偵查,發現一個犯罪團伙專門制造販賣解碼器和屏蔽干擾器,這個工廠窩點設在白云區的龍歸鎮。
吉安電子公司的窩點位于龍歸鎮的一座2層小樓上,民警現場抓捕了主要犯罪嫌疑人郝某,民警還在房間里發現了許多汽車門鎖解碼器和干擾器。
警方偵查得知,郝某是湖南啟東人,從2012年2月開始,郝某就以吉安電子公司的名義,伙同他人進行汽車解碼器、干擾器的組裝、經銷和維修。他們主要通過網絡,例如QQ聊天室等與買家聯系業務,再由快遞公司將貨物發運到買家手里。廣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民警鄭子謙:
鄭子謙:這里有很多寫著是豐田車、本田車之類的,就是說,它每一種車型就匹配一種解碼器、干擾器。這里有很多是買家,涉及山東,河北,廣西,廣東的東莞,浙江等全國各地等等。
通過售賣干擾器、解碼器,犯罪嫌疑人賺取了高額的利潤。犯罪嫌疑人王某是警方在此次抓捕行動中抓獲的另外一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據他交代,一個解碼器的進價是90元-100元,而他在網上掛出的售價是2800元,最終的成交價,每套解碼器最高可以賣到1000多塊錢。
據警方介紹,這些案件大都發生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加油站等車輛停放較為集中的地方。車主在服務區停車后,去洗手間或是小賣店,大部分人都會將背包、錢包等物品放在車內,認為幾分鐘就回來了,不會丟東西。但是當車主按下車鑰匙上的鎖門鍵,聽到滴的一聲響后,由于干擾器的干擾,車門并沒鎖上,等車主離開汽車之后,犯罪分子就可以輕而易舉地盜竊車內財物了。作案時,嫌疑人一般都是兩人結伴而行,一人開車,一人偷竊,偷竊成功后,開車離去。
廣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三大隊副大隊長區偉介紹:干擾器的工作原理就是按著一個鍵有信號發射出去,把一定頻段的無線電信號給屏蔽了。很多人開車的時候,習慣用遙控器來鎖車門,鎖車門的時候,有信號發射出去,但是如果屏蔽器工作的話,就把鎖車的信號干擾了,車門鎖不上。
剛才我們聽到的是干擾器如何運作的。這解碼器就更厲害了。其實,汽車解碼器又被稱為故障診斷儀,是專門用來檢測和幫助維修汽車故障的儀器。現在很多車都是使用電子鎖,如果車主的車出現故障需要檢測修理,鑰匙又出問題,就要用到解碼器開門。
一家媒體做的實驗表明,在解碼器的作用下,不少車型的車門就像沒了鎖一樣,滴滴一響,應聲而開。你看,這汽車干擾器很強大,小偷太狡猾,那干擾器、解碼器為什么不禁止呢?
南寧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副支隊長楊俊表示,汽車干擾器不同于槍支,假鈔等違法物品,其本身只是一種電子產品,是汽修行業里最常見的故障檢測工具。而且國家目前對于汽車干擾器之類的電子產品的相關法律還屬于空白,你不能憑借生產,銷售汽車干擾器就判定這是違法的,只有使用其從事違法活動時才構成犯罪,而這為整治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楊俊:現行的法律很難給這種行為一個明確的規定。銷售和制作這些產品,在現行的法律里并沒有明確界定是屬于違法犯罪行為。
現在人越來越習慣科技帶來的便利,總是走出車門幾步后用遙控鎖車,然后直接就離開。在這里我們也提醒收音機前的聽眾,要對付無孔不入的偷車賊,“關鍵還是小心”。(記者湯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