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長謝伏瞻、鄭州市委書記吳天君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民用航空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河南省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及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等方面情況,并答記者問。圖為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長謝伏瞻介紹有關情況。中國政府網 陳競超 攝
國務院批復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
全國首個航空港經濟發展先行區正式起航
中原經濟區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3月7日,國務院正式批復了《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2013-2025年)》。這是全國首個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航空港經濟發展先行區。
批復指出,“建設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對于優化我國航空貨運布局,推動航空港經濟發展,帶動中原經濟區新型城鎮化、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促進中西部地區全方位擴大開放具有重要意義。”
航空港經濟是以航空樞紐為依托,以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支撐,以提供高時效、高質量、高附加值產品和服務并參與國際市場分工為特征,吸引航空運輸業、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而形成的一種新的經濟形態。
隨著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航空運輸正成為在全球范圍內配置高端生產要素、提升國家和區域競爭力的重要途徑,航空港經濟日益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中國民用航空局的資料顯示,截至2012年底,共有27個省(區、市)的51個城市先后提出54個航空經濟區的規劃與設想;在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中,有29個省(市、自治區)在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發展民航業的具體舉措。
在深入謀劃和推進中原經濟區建設過程中,河南省委、省政府會同中國民用航空局提出了建設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戰略構想。2012年11月17日,國務院批復《中原經濟區規劃》的同時,同意規劃建設實驗區。2013年3月7日,國務院正式批復了全國首個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要求“著力推進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集聚,著力推進產業與城市融合發展,著力推進對外開放合作和體制機制創新,探索以航空港經濟促進發展方式轉變的新模式,努力把實驗區建設成為全國航空港經濟發展先行區,為中原經濟區乃至中西部地區開放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