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現(xiàn)場探訪
沒警察的路口真難管
昨天下午5點,記者來到大山子路口。在這個不規(guī)整的異型路口,四組紅綠燈控制四個方向,依次放行,行人過街等綠燈,時間會比其他路口稍長。
此時正是放學(xué)高峰,人行橫道上綠燈一亮,協(xié)管員孫平(化名)立即站到右轉(zhuǎn)車道上,將準(zhǔn)備從酒仙橋路右轉(zhuǎn)進入酒仙橋北路的車子截住,招呼著放學(xué)的孩子、接孩子的老人趕緊過去。約20秒后,他后退一步,在他身邊按了半天喇叭的轎車一腳油門沖了過去。在綠燈剩下的10秒內(nèi),右轉(zhuǎn)機動車一次次和健步如飛的行人爭搶,無人相互避讓。“還真沒見過能主動剎車讓一讓行人的司機?!睂O師傅嘆息說。
記者注意到,高峰時間,若是沒有協(xié)管員的攔阻,行人綠燈時過街需穿越的6個車道中,道路雙方向會各有一個車道,不間斷地通行右轉(zhuǎn)車。對行人而言,機動車道上的紅燈也僅是攔住了4條車道,路口三分之一的寬度,無論紅燈還是綠燈,都同樣危險。而這也是讓行人忽視紅綠燈的主要原因之一:反正同樣有車,我又何必要等?
“警察在這兒還好一點,光靠我們,根本攔不住這么多闖紅燈的。一管,有人就破口大罵——我們也是來這兒干工作的,不是為了挨罵的。要是攔著車讓行人先走,司機就拼死按喇叭。”孫師傅正說著,有行人已經(jīng)走到了路口正中,在車流面前“止于所不可不止”。“都知道‘中國式過馬路’這個詞,有的人說著還特驕傲,好像是什么好事!”(記者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