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沒有合眼的牟云,兩眼布滿血絲,仍然不知疲倦地在給砸傷腿的大娘上藥治療。救援隊的臨時帳篷里,有十多位正在醫治傷病的受災群眾。
今年49歲的牟云,是一位具有32年豐富醫療經驗的外科醫生,在寶興縣靈關中學,3天時間內他和他的什邡醫療救護隊已經接診病人70多名,向600余名災民進行了衛生防疫知識宣傳和健康教育。汶川地震、玉樹地震、舟曲泥石流災害,三次災難發生,每一次他都在。
“汶川地震”發生時,牟云是湔底衛生院的醫生,他和他的醫療隊伍首先沖向了湔底中學和龍居小學搶救傷員,300多人因此幸免于難;“玉樹地震”時,他和他的醫療隊伍還是首批搶救傷員,70多人接受了他們的救援;“舟曲的泥石流災害”中,牟云和他的團隊還是沖在前面,救更多的人,是他每一次都覺得刻不容緩的事情。三次奔赴災區開展醫療救助,也使他有了更豐富的救護經驗。
這次“蘆山4.20地震”,牟云和他的醫療救護隊,當然又來了。
從災民到救護,知恩圖報
“2008年汶川地震的場景,一輩子都印在我腦海里。當時我還在湔底當醫生,地震后,我發現衛生院沒有傷亡,就和同事們趕緊去救人了。” 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牟云經歷了大地震的災難,也參與了搶險救人。
“時間過得太快了,我們那兒現在變得很漂亮了。” 談到什邡,牟云沉默了一會兒,說,“有的時候想到離開的人,會覺得難過,但是現在的發展確實每個人都是看得到的。當然,這些發展都離不開那么多曾經幫助我們的人。”
參與過多次災區救護的牟云在很多年輕醫生中有著很大的影響力。“他是一個很有經驗的醫生,工作負責認真,也很關心我們這些救護隊的隊員,”救護隊員唐鵬偉說,“他是我的榜樣,我要學習他的專業和感恩的精神。”
說到“榜樣”這兩個字,牟云搖搖頭,“2008年的時候,那么多人來救助我們,人嘛,當然要曉得知恩圖報。”
從“汶川地震”、“玉樹地震”到“舟曲泥石流災害”,每一次的災難,牟云都要和他的醫療救護隊第一時間奔赴現場,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在盡自己醫生的天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