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復雜程度超過了大家的想象。一方面,經過多方打探,孩子們的生身母親仍然下落不明;另一方面,通過與當地民政部門溝通,馬志敏發現,孩子們的父親還犯有重婚罪,他們的母親是第二位妻子,而前一位則明確拒絕撫養兩個孩子。無奈之下,他們又聯系了孩子們父親原籍的相關部門,奔赴河北唐山替他們尋找親人。經過艱難的走訪與探尋,親人是找到了,但都非至親,對撫養事宜也并不情愿。反復協商之后,他們同意撫養大一點的孩子,而這個小嬰兒,卻說什么都不肯留下。
經過這些天朝夕相處,馬志敏早就跟這個孩子培養出了感情,他的每一聲啼哭、每一個笑顏都無時無刻不牽動著她的心??粗鴳驯е心菑垷o助的小臉,她下了決心:他們不養,我來養!
不是沒有人勸說過她:正是事業發展的黃金時期,要分出精力來照顧孩子,耽誤了前途,不值得;家里條件本來也不算太好,上有老下有小,再添個孩子,負擔太重;這樣自作主張地抱個孩子回去,愛人多少會有意見,親生兒子也不見得樂意有人分享母愛,影響家庭和睦;更有甚者,上升到基因層面,只怕她含辛茹苦卻不成想養了個白眼狼。
馬志敏卻十分堅定,并且勸說丈夫同意了收養這個孩子。二十多年過去了,孩子長大了、讀書了——房山法院的新同志知道馬姐家有兩個兒子,老二還在上大學,卻并不知道這其中有著怎樣曲折艱辛的故事,又有著怎樣感人至深的情懷。
“一開始,這孩子每天半夜都要吃奶,沒有熱奶器,就得要爬起來現給他沖牛奶,寒冬臘月里我為這個凍感冒了好幾回。后來他爸爸實在心疼,就跟我換著來?!?/p>
“最大的問題是睡不好覺,那會兒工作忙,白天還要接送大兒子上學,給他做飯,晚上他又不安生,我整個人都忙成了陀螺,團團轉?!?/p>
“就是我們家老二啊,他喊我媽的時候,我覺得特滿足特幸福。什么時候等到他成家立業了,我就落心了。”
馬姐總是輕描淡寫地說這不過是一件小事,只是那一瞬間的母性讓她不忍割舍這個孩子。然而,經歷過的人都知道,這份超越了血緣的不舍背后蘊含著何其堅韌的精神、凝聚著何其深沉的責任、跳動著何其仁厚的愛心、彰顯著何其高貴的品質。
她首先是一個母親,是滿腔對人民的責任與愛心,然后才是一名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