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教育部涉考違紀行為“零容忍” 提醒考生誠信應試
當前,“助考”犯罪活動依然猖獗并出現新動向,不法分子為謀取不當利益,傳播虛假信息,組織團伙舞弊,甚至與個別教育系統(tǒng)人員相勾結竊取、販賣國家教育考試試題,嚴重損害了考生利益,直接威脅到國家教育考試的權威性、公正性和嚴肅性。
臨考前,教育部數度重申高考考試紀律,以確保今年高考安全進行,切實維護高考的公平性和公信力。教育部強調,將對所有涉考違法違紀行為“零容忍”,絕不姑息。
教育部要求,對任何組織高考集體舞弊、販賣無線考試作弊器材以及各類涉考詐騙活動的團伙和個人,將一查到底,堅決依法打擊,決不手軟,不法分子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同時,要嚴肅查處招生考試領域泄露國家秘密的案件、利用職權徇私舞弊的案件、公職人員失職瀆職案件。
近日,教育部與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簽訂安全責任書。并公布了高考舉報電話,歡迎社會參與監(jiān)督考試中涉嫌存在的違法違規(guī)行為。
教育部也提醒廣大考生,要誠信考試,自覺遵守考試紀律,切勿輕信各種團伙和個人“助考”的蠱惑以致上當受騙,遭受各種損失。教育部門將嚴厲查處高考中各類違規(guī)行為,對于考試不誠信、違紀作弊的考生,將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guī)處理辦法》有關規(guī)定,何時查實何時處理,取消其當年高考報名資格或錄取資格,并將其違規(guī)事實記入考生誠信電子檔案,供高校錄取和今后就業(yè)時用人單位查詢。對違反規(guī)定的教育系統(tǒng)工作人員,將責成有關地方和單位嚴肅處理,決不姑息遷就;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多地出臺“最嚴”防作弊手段推人性化舉措服務考生
自2012年起,高考全面適用新修訂的《國家教育考試違規(guī)處理辦法》。該辦法加大了對考試作弊行為的懲處力度。而各地啟用新辦法的實際操作中,針對作弊情節(jié)特別嚴重者,除取消高考成績外,最高可被暫停3年參加各種國家教育考試的資格。
2013年全國普通高考臨近,全國31個省(區(qū)、市)均已完成標準化考場建設,今年所有考生將在標準化考場參加考試。為了更好維護考試紀律,多地推出了嚴格的防作弊手段:
吉林和廈門等地將實施“史上最嚴”高考安檢,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員帶任何帶有金屬物質、會引起金屬探測器“滴滴”響的物品,都會成為“攔路虎”,即便只因文胸后有兩排金屬搭扣,也將被拒之門外。對患疾病身體植入金屬醫(yī)療器件的考生,需出具醫(yī)療機構證明材料方能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