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管理員
高溫津貼?從來沒聽說過!
昨天中午11點,烈日當空,空氣似乎都被烤得滾燙,在人民大學西門附近,記者在路邊看到一個穿著怪異的人——頭戴一頂大檐的太陽帽,臉上捂著一個大口罩,身穿長衣長褲,腳上也是密不透風的布鞋,她是這里停車場的停車管理員,因為陽光太毒,她不得不捂得這么嚴實。“從早上8點到下午5點,連續9個小時,都得在太陽底下曬著,躲都沒處躲,要是穿短袖,皮膚就會被曬得火辣辣地疼,我穿長袖,戴口罩,其實是防曬的。”
這位姓楊的大姐告訴記者,這兩天是入夏以來她感覺最難熬的日子,因為每隔幾分鐘就有車輛駛入駛出,她片刻也不敢離開,必須站在太陽地里,隨時指揮停車,開單收費。跟記者說話時,楊大姐露出了臉,她的臉上已經被曬出了一個口罩的形狀,面龐上兩道明顯的分界線——臉上還是白的,兩只耳朵卻黝黑黝黑。而說起高溫津貼,楊大姐一臉茫然,“從來沒聽說過,也從來沒發過。老板只說給支個遮陽傘,說了好幾天了,還沒見著影呢。”
快遞員
“我們見了領導,都得給他們買冰棍吃。”
下午4點,被烈日蒸烤了整整一天的快遞員段亞明急匆匆地跑進一座寫字樓,脖子上搭著一條毛巾,不時地擦掉臉上的汗。他從來都不知道,原來做快遞的工作還有高溫津貼這么一項福利,他也從來沒領到過這筆錢,當記者問他公司有沒有其他防暑降溫的措施時,小伙子憨厚地笑了笑說:“我們見了領導,都得給他們買冰棍吃。”
大谷打工網針對11547名基層打工者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65%的受訪者稱未收到高溫津貼,其中快遞人員比例最高。81%的快遞外賣人員沒有高溫津貼,其次是足療、保健行業的79%。而工廠操作工、建筑工地人員、裝修施工隊和保安物業人員,3成以上拿到了高溫津貼。在收到高溫津貼的受訪者中,有38%表示每月有100至199元,14%表示高溫津貼只有50元/月以下;29%的受訪者表示高溫津貼在50至99元;還有19%的受訪者稱每月高溫津貼能達到200元以上。
都市白領
吹空調每月再發300元
在烈日下炙烤的人們揮汗如雨,卻享受不到應有的高溫津貼的待遇,倒是原本跟這項待遇無關的室內工作者們待遇優厚,一邊吹著空調舒服工作,一邊領著高溫津貼,還有各種防暑降溫的福利。
在一家石油企業工作的沈一凡每天開車到公司,從地庫直接進電梯上樓,下班回家也是這個程序,一天下來可以做到“足不出戶”,完全不與高溫接觸,他的辦公室里常年備著一件長袖夾克,原因竟是公司的空調溫度太低。雖然公司的辦公環境良好,完全貼不上高溫的邊,但公司還是每月給大家發放300元的高溫津貼,并且還發放了整箱的涼茶、水果以及冰激凌的提貨券。
四部門
聯合檢查防暑降溫
日前,市總工會等四部門下發《關于做好2013年夏季防暑降溫工作的通知》,要求用人單位在高溫天氣時要換班輪休、縮短工作時間或停止露天作業,同時強調6至8月要對室外露天作業人員發放高溫津貼,標準為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在33℃(含33℃)以上室內工作場所作業的人員,高溫津貼每人每月不低于90元。而且用人單位要做好對從事高溫作業勞動者的防暑降溫飲料和必需藥品發放工作,但不得“沖抵”高溫津貼。
從本月起,市安全監管局、衛生局、人力社保局、總工會,將對各區縣和存在高溫作業的單位貫徹落實防暑降溫開展聯合檢查。監督檢查重點將是建筑工地、露天作業場所、存在高溫作業崗位用人單位,內容是單位防暑降溫各項措施落實、高溫津貼發放、中暑職工工傷保險待遇等情況。如發現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危害職工身體健康的行為,有關部門會對該用人單位依法進行查處,并責令用人單位整改,還將進行整改情況的跟蹤檢查。
用人單位未按規定支付勞動者高溫津貼的,勞動者有權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舉報或依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北京市勞動保障監察部門的舉報電話是63044923。(記者 代麗麗)
實習編輯:段咪